刘管平的学术思想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的选题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的内容、对象及范围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道行半百:岭南园林研究的学术历程 | 第18-29页 |
·刘管平简述 | 第18-19页 |
·求学:梦牵华园少年时(19341958) | 第19-22页 |
·童年时期 | 第19-20页 |
·中学时期 | 第20-22页 |
·大学时期 | 第22页 |
·求知:红楼风雨听涛声(19581978) | 第22-25页 |
·求道:东风一夜木棉开(1978 至今) | 第25-27页 |
·改革初期 | 第26-27页 |
·新的时期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术业所攻:岭南园林研究的主要成果 | 第29-61页 |
·岭南古典园林发展的理论总结 | 第29-43页 |
·岭南人、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 | 第29-31页 |
·岭南古典园林 | 第31-35页 |
·岭南园林的主要特征模式 | 第35-36页 |
·州府园林:岭南园林发展的重要模式 | 第36-43页 |
·园林建筑小品的系统归纳 | 第43-49页 |
·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概念 | 第43-45页 |
·园林建筑小品的主要分类 | 第45-49页 |
·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| 第49页 |
·庭园景观的系统归纳 | 第49-55页 |
·庭园景观的意境表达 | 第49-54页 |
·庭园水局 | 第54-55页 |
·刘管平著作统计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学术专著简述 | 第57-59页 |
·随笔散文简述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师者重道:岭南园林发展的主要探索 | 第61-87页 |
·主要工程实践 | 第61-76页 |
·广州文化公园园中院 | 第61-65页 |
·隆中风景区诸葛草庐规划方案 | 第65-68页 |
·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| 第68-71页 |
·汕头市金砂公园规划设计 | 第71-72页 |
·工程实践简述 | 第72-76页 |
·对岭南园林发展的影响 | 第76-85页 |
·教育耕耘 50 年 | 第76-79页 |
·桃李芬芳岭南园林 | 第79-83页 |
·新概念、新思维、新技艺理念的提出 | 第83-84页 |
·中山岐江公园的佳话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附录 | 第93-124页 |
附录一:学术年表 | 第93-97页 |
附录二:著作年表 | 第97-104页 |
附录三:工程目录(不完全统计) | 第104-106页 |
附录四:为师者录 | 第106-118页 |
附录五:为弟子录 | 第118-124页 |
附录六:后记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