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建设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民间金融的相关理论 | 第14-21页 |
·民间金融概述 | 第14-18页 |
·民间金融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·民间金融的特征 | 第15页 |
·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| 第15-18页 |
·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 | 第19页 |
·负外部性监管理论 | 第19页 |
·公共产品监管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民间金融监管体系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温州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| 第21-28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 | 第21-22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特征 | 第22-24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的存在形式多样 | 第22页 |
·私营企业和农民是主要服务对象 | 第22页 |
·利率水平大大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| 第22页 |
·私企资本积累是温州民间金融的资金来源 | 第22-23页 |
·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另一种“草根”融资方式 | 第23-24页 |
·银根的不断紧缩使民间金融愈加活跃 | 第24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 | 第24-28页 |
·弥补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缝隙 | 第24-25页 |
·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支持“三农”发展 | 第26页 |
·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| 第26页 |
·满足温州人的投资热情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现状调研 | 第28-37页 |
·针对温州民间金融的问卷调查 | 第28-32页 |
·调查目的 | 第28页 |
·调查对象 | 第28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调查内容 | 第29页 |
·调查的过程 | 第29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监管主体似明非明 | 第33页 |
·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·温州巨额的民间游资没有合适的领域可以容纳 | 第34页 |
·过于简便的借贷手续造成纠纷频发 | 第34-35页 |
·与黑社会势力的结合威胁社会稳定 | 第35页 |
·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温州民间金融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的构建方案 | 第37-48页 |
·构建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的主体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政府监管 | 第38-40页 |
·非政府监管 | 第40页 |
·混合监管与协调 | 第40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的构成 | 第40-43页 |
·组织体系 | 第40-42页 |
·监管指标体系 | 第42页 |
·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2-43页 |
·温州民间金融监管保障机制 | 第43-48页 |
·建立行政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协调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| 第45页 |
·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| 第45-46页 |
·提高监管队伍素质 | 第46页 |
·加快征信制度建设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1 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情况调查问卷 | 第52-53页 |
附录2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| 第53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