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. 绪论 | 第13-23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0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2. 理论基础 | 第23-35页 |
·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| 第23-26页 |
·养老保险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·养老保险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·养老保险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| 第26-27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概念 | 第26页 |
·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标志 | 第26-27页 |
·养老保险筹集资金的模式 | 第27-30页 |
·基金筹集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账户模式 | 第29-30页 |
·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 | 第30-35页 |
·大数法则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公平理论 | 第31-33页 |
·博弈理论 | 第33页 |
·道德风险理论 | 第33-35页 |
3.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执行情况 | 第35-41页 |
·养老保险统筹的历史沿革 | 第35-37页 |
·传统体制时期 | 第35页 |
·转型时期 | 第35-36页 |
·社会统筹时期 | 第36-37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类型 | 第37-39页 |
·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情况 | 第39-40页 |
·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衡量标准 | 第40-41页 |
4. 内蒙古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现状分析 | 第41-57页 |
·内蒙古自治区养老保险运行情况 | 第41-42页 |
·内蒙古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| 第42-47页 |
·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必要性 | 第42-46页 |
·选择省级统筹的必然性 | 第46-47页 |
·内蒙古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现实条件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内蒙古实行省级统筹的有利条件 | 第47-49页 |
·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省级统筹的步骤与内容 | 第49-50页 |
·内蒙古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困难分析 | 第50-57页 |
·各盟市经济发展不平衡 | 第50-52页 |
·各盟市养老保险执行中存在差异 | 第52-54页 |
·管理体制不顺 | 第54-55页 |
·观念滞后 | 第55-57页 |
5.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| 第57-65页 |
·国内经验 | 第57-62页 |
·陕西省 | 第57-58页 |
·青海省 | 第58-59页 |
·福建省 | 第59页 |
·江苏省 | 第59-60页 |
·国内经验启示 | 第60-62页 |
·国际经验借鉴 | 第62-65页 |
·政府主导模式 | 第63页 |
·社会自治模式 | 第63-64页 |
·市场主导模式 | 第64页 |
·国外经验启示 | 第64-65页 |
6. 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65-73页 |
·缓解养老金缺口财政负担 | 第65-66页 |
·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| 第65-66页 |
·增加养老保险费的收缴率 | 第66页 |
·统一养老保险制度 | 第66-69页 |
·统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| 第66-67页 |
·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| 第67-69页 |
·理顺并完善管理体制 | 第69-70页 |
·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| 第69页 |
·完善管理体制 | 第69-70页 |
·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 | 第70页 |
·加强社保基金管理 | 第70-73页 |
·着眼效率成本,完善基金管理体制 | 第70页 |
·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,组织编制基金预算 | 第70-71页 |
·促进基金增值,委托专业机构运营 | 第71页 |
·健全监督体系,确保基金安全 | 第71-73页 |
7. 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