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导论 | 第14-36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4-20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4-17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0-33页 |
一、国外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4-33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33-36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33-34页 |
二、研究框架 | 第34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34-36页 |
第一章 农产品加工业内涵及其发展理论基础 | 第36-53页 |
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与分类 | 第36-42页 |
一、农产品内涵及属性 | 第36-37页 |
二、农产品加工业内涵及分类 | 第37-39页 |
三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42-53页 |
一、区位理论 | 第42-43页 |
二、竞争力理论 | 第43-48页 |
三、产业集聚理论 | 第48-50页 |
四、产业布局理论 | 第50-53页 |
第二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借鉴 | 第53-68页 |
第一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 | 第53-62页 |
一、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| 第53-56页 |
二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体系 | 第56-57页 |
三、不断改进和提高深加工技术 | 第57-58页 |
四、健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| 第58-60页 |
五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| 第60-61页 |
六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立法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启示 | 第62-68页 |
一、加强政策扶持 | 第63-64页 |
二、强化科技支撑 | 第64页 |
三、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 | 第64-66页 |
四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| 第66-67页 |
五、重视企业自身管理 | 第67-68页 |
第三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| 第68-97页 |
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| 第68-76页 |
一、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| 第68-73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| 第73-76页 |
第二节 中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条件 | 第76-82页 |
一、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| 第76-78页 |
二、区位环境优势明显 | 第78页 |
三、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| 第78-79页 |
四、市场需求广阔 | 第79-81页 |
五、科技优势明显 | 第81页 |
六、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| 第81-82页 |
第三节 中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| 第82-92页 |
一、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| 第82-85页 |
二、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| 第85-92页 |
第四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92-97页 |
一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92-94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94-97页 |
第四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 | 第97-120页 |
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| 第97-101页 |
一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| 第97-99页 |
二、主成分分析模型 | 第99-100页 |
三、数据来源 | 第100-101页 |
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评析 | 第101-120页 |
一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统计描述 | 第101-107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| 第107-114页 |
三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| 第114-117页 |
四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路径 | 第117-120页 |
第五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力 | 第120-145页 |
第一节 区域产业竞争力及理论回顾 | 第120-122页 |
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比较 | 第122-141页 |
一、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122-129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省域比较 | 第129-138页 |
三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区域比较 | 第138-141页 |
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培育 | 第141-145页 |
一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不足的障碍因素 | 第141-142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培育路径 | 第142-145页 |
第六章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及其调整 | 第145-161页 |
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特点 | 第145-147页 |
一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结构不断升级 | 第145-146页 |
二、农产品加工业的就业优势有所增强 | 第146-147页 |
三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结构差距明显 | 第147页 |
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 | 第147-155页 |
一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148-149页 |
二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实证结果与特征分析 | 第149-155页 |
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 | 第155-161页 |
一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| 第155-157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| 第157-158页 |
三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| 第158-161页 |
第七章 促进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 | 第161-173页 |
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| 第161-163页 |
一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功能定位 | 第161-162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 | 第162-163页 |
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163-173页 |
一、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| 第163-168页 |
二、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| 第168-171页 |
三、行业协会层面的政策建议 | 第171-1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3-189页 |
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189-191页 |
附录一 农产品加工业12个类型具体情况 | 第191-199页 |
附录二 2007年中部六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| 第199-205页 |
后记 | 第2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