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物理光学(波动光学)论文--偏振与色散论文

偏振光束分离和古斯-汉欣效应应用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9-12页
表格索引第12-13页
插图索引第13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24页
   ·偏振光束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·古斯-汉欣效应的研究背景第19-22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2-24页
第二章 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第24-34页
   ·介质平板波导第24-26页
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结构及色散关系第26-28页
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自由空间耦合技术第28-31页
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中的超高阶导模第31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偏振光束分离第34-46页
   ·多层膜系结构的反射率与透射率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·波导结构参数对反射与透射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·光束发散度对反射与透射的影响第35-40页
   ·基于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偏振光束分离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原理计算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与设置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偏振光束分离与电压调节的实验测量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 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结构的古斯-汉欣效应第46-66页
   ·波导损耗特性与古斯-汉欣效应的关系第46-49页
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损耗特性第49-53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本征损耗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辐射损耗第51-53页
   ·古斯-汉欣效应的计算第53-57页
   ·古斯-汉欣效应的测量第57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五章 超棱镜效应第66-90页
   ·超棱镜效应的发展与应用第66-69页
   ·多层薄膜结构的空间色散第69-73页
     ·相速度色散与群速度色散第69-72页
     ·空间色散与时域色散的关系第72-73页
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超棱镜效应第73-79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结构与空间强色散特性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置与测量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测量结果及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·基于超棱镜效应的波长传感第79-83页
     ·波长传感技术第79-82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波长传感第82-83页
   ·基于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的光束平移控制第83-89页
     ·可调超棱镜效应与光束平移控制技术第83-85页
     ·波导结构设计与光束平移控制原理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实验测量与结果分析第86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六章 基于古斯-汉欣效应的光波导振荡场传感器第90-114页
   ·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第90-97页
     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第90-92页
     ·干涉仪传感器第92-94页
     ·环型谐振腔传感器第94-96页
     ·光纤传感器第96-97页
   ·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定义第97-99页
   ·光波导传感器的传感效率与场分布的关系第99-101页
   ·传感器的探测深度第101-103页
   ·基于古斯-汉欣效应的双面金属包覆波导传感器第103-113页
     ·古斯-汉欣效应的传感应用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双面金属包覆波导传感器的结构与制备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测量原理和灵敏度分析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置和测量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及误差、噪声分析第111-11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3-114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4-118页
   ·论文工作总结第114-115页
   ·未来工作展望第115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30页
致谢第130-13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2-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油溶性II-VI族量子点的低成本高效制备、性能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三维相对论欧拉方程组的相关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