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结构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| 第19-28页 |
·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 | 第19-22页 |
·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 | 第22-25页 |
·高职教育与创业教育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人力资本 | 第28-36页 |
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 | 第28-32页 |
·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 | 第28-29页 |
·技能型人力资本 | 第29-31页 |
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 | 第31-32页 |
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 | 第32-35页 |
·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 | 第32-33页 |
·高职教育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积累 | 第33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山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| 第36-76页 |
·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| 第36-40页 |
·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| 第36-38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调查问卷 | 第39-40页 |
·调查结果描述 | 第40-49页 |
·问卷回收情况 | 第40-41页 |
·问卷调查结果 | 第41-47页 |
·问卷信度与效度 | 第47-49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9-75页 |
·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| 第49页 |
·教学管理体系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| 第49-57页 |
·教学条件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| 第57-64页 |
·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| 第64-72页 |
·调查结果评价 | 第72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山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评价 | 第76-99页 |
·高职教育质量的诠释 | 第76-79页 |
·高职教育评价的界定、原则与方法 | 第79-85页 |
·高职教育评价的界定 | 第79-80页 |
·高职教育评价的原则 | 第80-81页 |
·高职教育评价的方法 | 第81-85页 |
·山东省高职教育评价及结果分析 | 第85-98页 |
·DEA 评价方法简介 | 第86-88页 |
·山东省高职教育评价单元及指标体系 | 第88-92页 |
·基于DEA 的山东省高职教育评价结果 | 第92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六章 山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| 第99-119页 |
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| 第99-105页 |
·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总体状况 | 第99-103页 |
·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| 第103-105页 |
·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| 第105-110页 |
·美国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| 第105-106页 |
·英国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| 第106-108页 |
·我国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| 第108-109页 |
·其他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经验 | 第109-110页 |
·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建议 | 第110-118页 |
·进一步明确山东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| 第110-111页 |
·进一步加强示范性高职和示范性专业的建设 | 第111页 |
·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| 第111-113页 |
·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 | 第113-115页 |
·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| 第115-116页 |
·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、精品教材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| 第116-117页 |
·积极推进校企合作,建立职业教育集团 | 第117页 |
·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| 第117页 |
·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 | 第117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119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27页 |
附录 | 第127-131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1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