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--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--特种贸易论文

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问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1-26页
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4页
 二、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三、相关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四、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7-18页
 五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六、相关文献综述第19-26页
第二章 服务外包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第26-35页
 第一节 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第26-30页
  一、生产率差异决定的服务外包的产生第26-27页
  二、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的服务外包的产生第27-29页
  三、Feenstra 的外包模型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新制度经济学对服务外包的分析第30-31页
  一、服务中人力资本对合约性质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二、服务外包:人力资本市场合约和劳动活动企业合约的统一第31页
 第三节 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的分析第31-33页
  一、后发优势理论概述第32-33页
  二、后发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服务外包的指导作用第33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三章 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第35-47页
 第一节 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总体情况第35-37页
  一、离岸服务外包增长迅速第35-37页
  二、间接离岸(转包)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第37页
 第二节 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特点第37-41页
  一、离岸服务外包起步较晚,规模较小第37-38页
  二、离岸服务外包增长速度较快,且以小型服务外包企业为主体第38-39页
  三、离岸服务外包的区域分布高度集中第39页
  四、政府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支持力度较大第39-40页
  五、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入驻园区的外包企业日益增多第40页
  六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制逐渐完善第40-41页
 第三节 吉林省主要市(州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特点第41-46页
  一、长春市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特点第41-42页
  二、吉林市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特点第42-43页
  三、延边州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特点第43-45页
  四、长春、吉林、延边三市(州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异同第45-46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 吉林省与国内四大地区主要省(市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比较研究第47-65页
 第一节 中国四大地区主要省(市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第47-56页
  一、东部地区部分省(市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点第47-50页
  二、中部地区部分省(市)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点第50-51页
  三、东北地区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点第51-54页
  四、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特点第54-56页
 第二节 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 SWOT 分析第56-63页
  一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优势第56-59页
  二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劣势第59-61页
  三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机会第61-62页
  四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威胁第62-63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五章 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研究第65-81页
 第一节 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5-72页
  一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65-66页
  二、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第66-70页
  三、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70-72页
 第二节 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研究第72-80页
  一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机理分析第72-75页
  二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第75-78页
  三、吉林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与全国整体水平的比较第78-80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六章 吉林省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建议第81-92页
 第一节 政府层面对策建议第81-88页
  一、加大政府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支持力度第81-84页
  二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84-85页
  三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,加强校企合作第85页
  四、引进和培育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,积极打造呼叫中心产业第85-87页
  五、重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第87页
  六、做好服务外包统计工作第87-88页
 第二节 企业层面对策建议第88-92页
  一、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渠道第88-89页
  二、学习模仿一条龙的服务外包模式第89页
  三、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89-90页
  四、服务外包企业应向多元化发展第90页
  五、挖掘行业协会潜力第90-91页
  六、加强产业集群能力第91-92页
本文主要结论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7页
后记第97-98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--以丹东为例
下一篇: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