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--以丹东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3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20-26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20-23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23-2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| 第26-3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3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·创新点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33-50页 |
·丹东自然环境概况 | 第33-39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33-34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34页 |
·气候 | 第34-36页 |
·水文 | 第36页 |
·海域 | 第36页 |
·自然资源 | 第36-37页 |
·景观格局 | 第37-38页 |
·旅游资源 | 第38-39页 |
·丹东社会经济概况 | 第39-45页 |
·历史沿革 | 第39-41页 |
·行政区划与人口 | 第41页 |
·经济发展概况 | 第41-42页 |
·旅游发展 | 第42-45页 |
·案例研究地点 | 第45-49页 |
·专业旅游村镇 | 第45页 |
·旅游发展历程(以大梨树村为例) | 第45-48页 |
·旅游发展问题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生态体验场 | 第50-75页 |
·理论框架 | 第50-64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50-58页 |
·生态体验场构建 | 第58-64页 |
·理论验证 | 第64-71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64-7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70-71页 |
·验证结果 | 第71-74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模型拟合度 | 第73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四章 生态体验旅游网络构建过程 | 第75-99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75-83页 |
·生态体验旅游 | 第75-80页 |
·生态体验景观 | 第80-83页 |
·构建过程 | 第83-98页 |
·研究地点 | 第83-88页 |
·构建方法 | 第88-90页 |
·构建结果 | 第90-98页 |
·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五章 乡村生态体验旅游战略 | 第99-120页 |
·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产业 | 第99-107页 |
·产业形式 | 第99-104页 |
·发展机制 | 第104-107页 |
·乡村生态体验旅游评价 | 第107-114页 |
·评价意义 | 第107-109页 |
·评价框架 | 第109-111页 |
·评价过程 | 第111-114页 |
·乡村生态体验旅游战略选择 | 第114-119页 |
·选择框架 | 第114-116页 |
·选择过程 | 第116-117页 |
·选择结果 | 第117-119页 |
·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第六章 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产品开发 | 第120-133页 |
·产品开发 | 第120-125页 |
·开发原则 | 第120-123页 |
·评价标准 | 第123-125页 |
·体验营销 | 第125-130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25-127页 |
·营销矩阵 | 第127-130页 |
·营销战略 | 第130-132页 |
·媒介选择 | 第130-131页 |
·营销组合 | 第131-132页 |
·小结 | 第132-13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133-13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33-134页 |
·讨论 | 第13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8页 |
表格目录 | 第148-150页 |
插图目录 | 第150-152页 |
附件:乡村旅游调查问卷 | 第152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-154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