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初期支护机理 | 第11-12页 |
·支护参数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小河峪隧道工程背景 | 第16-2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6页 |
·隧道支护与衬砌设计 | 第16-19页 |
·隧道施工方案 | 第19-20页 |
·制定施工方案遵循的原则 | 第19页 |
·隧道施工方案 | 第19-20页 |
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确定 | 第21-30页 |
·隧道围岩亚级分级 | 第21-25页 |
·影响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围岩亚级分级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公路隧道围岩亚级修正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围岩亚级物理力学指标 | 第25-29页 |
·国内外各级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物理力学指标规范值 | 第28页 |
·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隧道支护参数的选取 | 第30-49页 |
·各亚级岩体围岩隧道设计参数有限元数值模拟 | 第30-34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30-33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33-34页 |
·模型计算及分析 | 第34-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与分析 | 第49-63页 |
·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的必要性 | 第49页 |
·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方法 | 第49-51页 |
·理论反馈法 | 第50页 |
·验反馈法 | 第50-51页 |
·隧道监控测量设计 | 第51-54页 |
·监控量测项目和仪器 | 第51-52页 |
·监测频率 | 第52-53页 |
·测点布置 | 第53-54页 |
·监测成果分析 | 第54-61页 |
·K12+970断面 | 第54-55页 |
·K13+790断面 | 第55-56页 |
·K11+650断面 | 第56-57页 |
·K11+850断面 | 第57-58页 |
·K12+240断面 | 第58-59页 |
·K11+730断面 | 第59-60页 |
·K12+160断面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结论 | 第63页 |
·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