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2页 |
·食用真菌液态发酵 | 第9-10页 |
·食用菌概述 | 第9页 |
·食用菌液态发酵的优势 | 第9-10页 |
·食用菌液态发酵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| 第10页 |
·杏鲍菇 | 第10-13页 |
·杏鲍菇简介 | 第10-11页 |
·杏鲍菇的形态特征 | 第11页 |
·杏鲍菇生物学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| 第12页 |
·杏鲍菇液态发酵 | 第12-13页 |
·氧化与辐射的关系 | 第13-17页 |
·自由基的产生及作用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辐射损伤的机理 | 第15-16页 |
·紫外辐射与自由基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·抗氧化与抗辐射活性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抗氧化与抗辐射活性成分 | 第17-18页 |
·抗氧化活性和抗辐射活性的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辐射产生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 | 第19页 |
·食用真菌抗氧化与抗辐射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5页 |
·实验材料及设备 | 第22-26页 |
·菌种 | 第22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22-24页 |
·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5页 |
·杏鲍菇培养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杏鲍菇菌丝体胞内物质浸提液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杏鲍菇发酵产物测定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杏鲍菇发酵液成分分析及测定 | 第28-32页 |
·杏鲍菇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线损伤酿酒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 | 第33-35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63页 |
·杏鲍菇平板培养 | 第35-36页 |
·杏鲍菇菌落形态观察 | 第35页 |
·杏鲍菇平板培养生长曲线及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杏鲍菇摇瓶种子培养 | 第36-38页 |
·杏鲍菇摇瓶种子生长曲线及pH曲线 | 第36-38页 |
·杏鲍菇摇瓶种子液形态观察 | 第38页 |
·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 | 第38-48页 |
·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| 第38-43页 |
·杏鲍菇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| 第43-46页 |
·杏鲍菇摇瓶发酵培养生长曲线及pH曲线的测定 | 第46-47页 |
·杏鲍菇发酵培养菌体形态及生长情况 | 第47-48页 |
·杏鲍菇发酵产物成分测定 | 第48-53页 |
·苯酚-硫酸法测定杏鲍菇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 | 第48-49页 |
·Bradford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 | 第49-50页 |
·NaNO_3-Al(NO_3)_3-NaOH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总黄酮含量 | 第50-51页 |
·Folni-Ciocaltue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总多酚含量 | 第51-52页 |
·3,5-二硝基水杨酸(DNS)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 | 第52-53页 |
·杏鲍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| 第53-60页 |
·还原力 | 第53-55页 |
··DPPH清除能力 | 第55-56页 |
··清除能力 | 第56-58页 |
··O~(2-)除能力 | 第58-60页 |
·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损伤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 | 第60-63页 |
·酿酒酵母在YEPD中发酵培养生长曲线 | 第60页 |
·紫外线对酿酒酵母细胞的损伤作用 | 第60-61页 |
·预培养时间对保护紫外损伤酿酒酵母细胞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辐射损伤酿酒酵母的保护作用 | 第62-63页 |
4 结论 | 第63-65页 |
5 展望 | 第65-66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-75页 |
8 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