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哈达庙地区构造—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31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6-28页 |
·哈达庙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斑岩型矿床与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岩浆-构造环境对富金斑岩型矿床的制约 | 第20-27页 |
·成岩成矿动力学环境 | 第20-23页 |
·成矿岩浆岩及金属富集 | 第23-26页 |
·岩浆类型对斑岩型铜(金)矿化与蚀变的制约 | 第26-27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28页 |
·工作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·具体工作概况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| 第31-70页 |
·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| 第32-38页 |
·区域地层 | 第32-34页 |
·元古代 | 第32-33页 |
·古生代 | 第33-34页 |
·区域构造 | 第34-38页 |
·断裂 | 第34-36页 |
·区域构造单元 | 第36-38页 |
·区域构造-岩浆演化 | 第38-57页 |
·早古生代 | 第38-42页 |
·岩浆岩时空分布 | 第38-40页 |
·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 | 第40-42页 |
·晚古生代 | 第42-57页 |
·岩浆岩时空分布 | 第42-47页 |
·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| 第47-54页 |
·晚古生代岩浆-构造演化 | 第54-57页 |
·哈达庙地区成矿地质条件 | 第57-70页 |
·哈达庙地区及矿区地质概况 | 第58-63页 |
·地层 | 第58-60页 |
·构造 | 第60-63页 |
·金矿床地质特征 | 第63-70页 |
·毕力赫金矿床 | 第63-68页 |
·哈达庙金矿床 | 第68-70页 |
第三章 哈达庙地区岩浆岩岩石学、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| 第70-138页 |
·概况 | 第70-72页 |
·岩石学特征 | 第72-79页 |
·早古生代岩体 | 第72页 |
·晚古生代岩体 | 第72-79页 |
·年代学特征 | 第79-89页 |
·锆石U-Pb定年方法 | 第79-80页 |
·测年结果 | 第80-89页 |
·早古生代岩体 | 第80-81页 |
·晚古生代岩体 | 第81-89页 |
·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89-119页 |
·毕力赫东部岩体 | 第90-92页 |
·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90-91页 |
·岩石基本属性和源区特征 | 第91-92页 |
·构造环境暗示 | 第92页 |
·晚古生代杂岩 | 第92-119页 |
·哈达庙金矿杂岩 | 第92-96页 |
·毕力赫金矿杂岩 | 第96-104页 |
·镶黄旗南钾长花岗岩杂岩 | 第104-109页 |
·毫义哈达杂岩 | 第109-113页 |
·毕力赫金矿火山岩 | 第113-119页 |
·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| 第119-138页 |
·Sr-Nd同位素 | 第119-124页 |
·Lu-Hf同位素 | 第124-132页 |
·Pb同位素 | 第132-135页 |
·O同位素 | 第135-138页 |
第四章 哈达庙地区岩浆岩成因及构造演化 | 第138-149页 |
·岩浆岩成因 | 第138-143页 |
·早古生代岩浆岩 | 第138页 |
·晚古生代岩浆岩 | 第138-143页 |
·年代学格架及构造环境 | 第143-146页 |
·构造环境 | 第143-145页 |
·年代学格架 | 第145-146页 |
·构造-岩浆演化模式 | 第146-149页 |
·早古生代俯冲增生 | 第146-147页 |
·晚古生代弧-陆构造-岩浆演化 | 第147-149页 |
第五章 哈达庙地区岩浆作用与Au成矿模式 | 第149-159页 |
·岩浆演化与区域矿床分布 | 第149页 |
·哈达庙地区金矿床 | 第149-159页 |
·矿床成因分析 | 第150-153页 |
·毕力赫金矿床 | 第150-152页 |
·哈达庙金矿床 | 第152-153页 |
·岩浆岩对金成矿作用制约 | 第153-155页 |
·毕力赫金矿床 | 第153-154页 |
·哈达庙金矿床 | 第154页 |
·成矿岩体与非成矿岩体对比分析 | 第154-155页 |
·构造-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 | 第155-159页 |
·成矿物质富集机制 | 第155-156页 |
·哈达庙金矿床成因模式 | 第156-157页 |
·毕力赫金矿床成因模式及矿化时限 | 第157-159页 |
第六章 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潜力评价 | 第159-170页 |
·已知金矿床控矿因素 | 第159-162页 |
·毕力赫金矿床 | 第159-162页 |
·哈达庙金矿床 | 第162页 |
·哈达庙地区成矿信息分析 | 第162-169页 |
·地质信息指示 | 第162-163页 |
·地球化学信息指示 | 第163-166页 |
·地球物理信息指示 | 第166-167页 |
·遥感信息指示 | 第167-169页 |
·哈达庙地区外围成矿潜力分析 | 第169-170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| 第170-172页 |
致谢 | 第172-1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3-186页 |
附录A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86-187页 |
附录B:图版 | 第187-192页 |
附录C:部分数据 | 第192-1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