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·IEEE 802.11p/1609协议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9-22页 |
2 车路协同系统数据交互方式设计 | 第22-40页 |
·车路协同系统介绍 | 第22-23页 |
·车路协同系统数据交互过程概述 | 第23-25页 |
·连接建立的数据流向 | 第25页 |
·数据交互过程 | 第25-31页 |
·应用注册 | 第26-27页 |
·三种数据交互类型 | 第27-30页 |
·应用注销 | 第30-31页 |
·应用数据报组帧格式 | 第31-34页 |
·应用数据信息实体 | 第34-38页 |
·周期发送式数据 | 第34-36页 |
·请求响应式数据 | 第36页 |
·事件驱动式数据 | 第36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3 基于ISPIN的车路协同数据交互方式形式化验证 | 第40-52页 |
·形式化验证工具介绍 | 第40-43页 |
·通信协议形式化验证技术 | 第40-41页 |
·SPIN工具简介 | 第41-42页 |
·Promela语言简介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ISPIN的车路协同系统通信过程建模 | 第43-48页 |
·AB协议 | 第43-44页 |
·车路协同系统数据交互过程建模 | 第44-48页 |
·车路协同系统数据交互过程形式化验证结果及解释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4 基于QoS的MAC层消息传输机制改进 | 第52-70页 |
·QoS简介 | 第52-53页 |
·IEEE 802.11的MAC层协议 | 第53-58页 |
·DCF基本接入方式CSMA/CA原理 | 第55-57页 |
·DCF可选接入方式RTS/CTS原理 | 第57-58页 |
·IEEE 802.11p MAC层特性 | 第58-60页 |
·基于CSMA/CA的消息发送机制的改进 | 第60-69页 |
·提升事件驱动式消息的发送优先级 | 第61-64页 |
·改善事件驱动式消息的发送公平性 | 第64-67页 |
·探索RTS/CTS可选接入方式的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5 OPNET网络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0-88页 |
·车路协同系统车车通信模型的建立 | 第70-74页 |
·IEEE 802.11消息传输机制性能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退避过程的马尔科夫模型 | 第74-75页 |
·接入时延计算 | 第75-76页 |
·OPNET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6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·本文总结 | 第88-89页 |
·未来研究展望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图索引 | 第94-96页 |
表索引 | 第96-9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8-102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