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导言 | 第7-12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1. 国外方面 | 第8页 |
2. 国内方面 | 第8-11页 |
(三)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2.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一、价值选择一般概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 价值 | 第12-13页 |
1. 价值 | 第12页 |
2. 价值意识 | 第12-13页 |
(二) 价值选择 | 第13-16页 |
1. 价值选择 | 第13-14页 |
2. 价值选择的引导 | 第14-16页 |
二、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价值选择面临的矛盾 | 第16-24页 |
(一) 主体之间的矛盾 | 第17-18页 |
(二) 功利性价值与非功利性价值的冲突 | 第18-19页 |
(三) 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冲突 | 第19-20页 |
(四) 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冲突 | 第20-22页 |
(五) 价值认知与选择行为的矛盾 | 第22-24页 |
三、制约高中生价值选择的因素 | 第24-32页 |
(一) 社会因素 | 第24-26页 |
1. 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| 第24-25页 |
2. 大众传媒及网络的冲击 | 第25-26页 |
(二) 学校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1. 教育体制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 同伴群体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(三) 家庭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(四) 高中生自身的弱点 | 第29-32页 |
1. 易变性 | 第29-30页 |
2. 从众性 | 第30页 |
3. 非理性 | 第30-32页 |
四、高中生价值选择引导的策略 | 第32-45页 |
(一) 高中生价值选择的引导应坚持的原则 | 第32-36页 |
1. 主体性原则 关心高中生内心需求 | 第32-34页 |
2.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3. 个体选择与社会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 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| 第36页 |
(二) 高中生价值选择引导的策略 | 第36-45页 |
1. 利用典型案例,引导高中生增强价值选择的意识 | 第37-38页 |
2. 结合教材知识点,引导高中生把握价值选择的标准 | 第38-40页 |
3. 设置价值冲突情景,在冲突中引导高中生做出选择 | 第40-42页 |
4. 同归生活实践,引导高中生实施价值选择 | 第42-43页 |
5. 及时评价学生的价值选择,引导他们反思其选择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