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(一)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 、国外的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2 、国内的研究状况 | 第11-12页 |
(三)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| 第14-17页 |
一、生态道德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| 第14页 |
二、生态道德教育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三、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| 第15页 |
四、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一、主体的差异性 | 第17页 |
二、过程的曲折性 | 第17-18页 |
三、实施的实践性 | 第18页 |
四、效果的渐进性 | 第18页 |
第三节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| 第18-22页 |
一、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| 第18-20页 |
二、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2-25页 |
第一节 青少年自身方面问题 | 第22页 |
一、生态意识较差,对生态问题认识程度不够 | 第22页 |
二、生态保护的意志不坚定,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| 第22页 |
第二节 学校方面问题 | 第22-25页 |
一、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| 第22-23页 |
二、教育的过程中重理论灌输,缺乏实践课程渗透 | 第23页 |
三、德育方法单一,缺乏资源整合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5-28页 |
第一节 制约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学校原因 | 第25-26页 |
一、师资队伍匮乏,力量薄弱 | 第25页 |
二、教学体制不合理,缺乏专业教材 | 第25页 |
三、育人环境有待改善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制约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原因 | 第26-27页 |
一、市场机制负面效应的影响 | 第26页 |
二、资金、政策保障不到位 | 第26页 |
三、媒体、舆论导向偏差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制约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家庭原因 | 第27-28页 |
一、家长自身素质的问题 | 第27页 |
二、家庭环境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原则与策略 | 第28-37页 |
第一节 青少年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| 第28-30页 |
一、综合性原则 | 第28页 |
二、实践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三、主体性原则 | 第29页 |
四、循序渐进原则 | 第29-30页 |
五、持续性原则 | 第30页 |
第二节 青少年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| 第30-37页 |
一、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的作用 | 第30-35页 |
二、借助校外资源丰富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渠道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