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西麟《第四交响曲》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作曲家王西麟介绍 | 第10-16页 |
| 一 作曲家的简要经历 | 第10-11页 |
| (一) 作曲家王西麟生平简介 | 第10页 |
| (二) 作曲家不同时期简介 | 第10-11页 |
| 1、青少年时期 | 第10页 |
| 2、青年时期 | 第10页 |
| 3、下放时期 | 第10-11页 |
| ·前七年 | 第11页 |
| ·后七年 | 第11页 |
| 二 作曲家的创作生平述要 | 第11-13页 |
| 三 《第四交响曲》的创作背景 | 第13-16页 |
| (一) 思想文化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(二) 创作动机及经过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《第四交响曲》音乐本体分析 | 第16-39页 |
| 一 音乐整体分析 | 第16-39页 |
| (一) 作品艺术结构 | 第16页 |
| (二) 音乐分析 | 第16-39页 |
| 1、第一乐章 | 第16-21页 |
| ·主题的建立 | 第17-18页 |
| ·旋律发展的手法 | 第18-21页 |
| ·节奏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| ·旋律线的运动 | 第19页 |
| ·音程关系 | 第19页 |
| ·赋格写作技术 | 第19-21页 |
| 2、第二乐章 | 第21-38页 |
| ·第一部分分析 | 第21-37页 |
| ·第二部分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3、第三乐章 | 第38页 |
| 4、第四乐章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王西麟作品的音乐特征 | 第39-46页 |
| 一 王西麟作品的悲剧性 | 第39-41页 |
| 二 擅长表现激烈的冲突 | 第41-42页 |
| 三 题材选取大多以社会历史事件为背景 | 第42-43页 |
| 四 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元素与西方现代技法的融合 | 第43-44页 |
| 五 审美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对抗 | 第44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