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社会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社会教育概况论文

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导论第9-13页
 (一) 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(二) 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(三) 研究价值第11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第11-13页
一、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背景第13-17页
 (一) 晋绥革命根据地发展概况第13-14页
 (二) 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环境第14页
 (三) 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环境第14-15页
 (四) 晋绥革命根据地教育环境第15-17页
二、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概况第17-27页
 (一) 社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第17-19页
  1. 消灭文盲,提高群众抗战知识第17-18页
  2. 破除封建迷信,提高民众政治觉悟第18-19页
 (二) 社会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第19-21页
 (三) 社会教育的组织与规章第21-22页
 (四) 社会教育的内容与项目第22-23页
  1. 知识教育第22页
  2. 军事训练第22页
  3. 生活训练第22-23页
 (五) 社会教育的活动形式第23-27页
  1. 冬学运动第23页
  2. 大众补习学校第23-24页
  3. 农民夜校第24页
  4. 识字班第24页
  5. 读报组第24-25页
  6. 一揽子村学第25页
  7. 民革室第25页
  8. 群众剧团第25-27页
三、个案研究:晋绥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第27-37页
 (一) 冬学运动的方针与任务第27-28页
 (二) 冬学运动的组织与管理第28-29页
 (三) 冬学运动的课程与师资第29-32页
  1. 发动部队、群众团体干部充当冬学教师第30页
  2. 动员当地知识分子充当冬学教师第30-31页
  3. 以小先生制与集体学习等方法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第31-32页
 (四) 冬学运动的类型与方法第32-33页
 (五) 冬学运动的作用与影响第33-37页
  1. 冲击了农村的守旧意识,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第33-34页
  2. 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,封建迷信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第34-35页
  3. 解放了晋绥地区的乡村妇女,提高了该地区的妇女地位第35页
  4. 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素质,增加新中国干部储备第35-37页
四、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第37-41页
 (一) 政治性:动员民众支援抗日战争第37页
 (二) 实践性: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37-38页
 (三) 普及性:全力实现各类教育的大众化第38-39页
 (四) 针对性:结合民众实际生活进行教育第39-41页
五、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效果及评价第41-46页
 (一) 晋绥根据地社会教育实施效果第41-43页
 (二) 对晋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评价第43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同伴辅导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
下一篇:基于WebQuest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的实践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