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·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文献研究 | 第20页 |
·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| 第20-21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21-23页 |
·类目建构 | 第23-26页 |
·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形式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网络媒体健康生活习惯信息报道内容分析结果 | 第26-39页 |
·信息的提供 | 第26-31页 |
·2008年后,健康生活习惯信息增长迅速,其中“39健康网”远超“健康报网” | 第26-27页 |
·主题多元,多围绕某种疾病谈生活习惯,报道的针对性较强 | 第27-28页 |
·涉及的疾病类型方面都较丰富,但两网站存在差异 | 第28-29页 |
·生活习惯信息主要集中于饮食、运动和作息三方面 | 第29页 |
·“健康报网”较“39健康网”更为重视运用个案 | 第29-30页 |
·常模糊处理报道对象的性别与年龄 | 第30-31页 |
·信息的解释 | 第31-36页 |
·进行详尽解释说明,侧重解释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| 第31-32页 |
·从正反两方面提及生活习惯,不良生活习惯稍多 | 第32-33页 |
·重视恐惧诉求传播策略 | 第33-35页 |
·报道结构,39健康网注重实用性,健康报网注重新闻性 | 第35-36页 |
·行为的引导 | 第36-39页 |
·都重视提出具体建议,“39健康网”更重视给出建议的有效程 | 第36页 |
·“健康报网”更为重视可靠权威的来源 | 第36-37页 |
·少量报道用词存在渲染夸大现象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互联网健康生活习惯信息公众使用状况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调查对象对健康生活习惯信息的需求大且多样 | 第39-41页 |
·希望同时获取良好和不良生活习惯两方面信息 | 第41-42页 |
·实用、真实、可靠的生活习惯信息更易被公众接受认可 | 第42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47-52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·数量多,内容丰富,但吸引力不够,针对性还有待增强 | 第47页 |
·传播策略多元,但有失均衡 | 第47-48页 |
·重视对公众行为的引导,但信息的可信程度不足 | 第48页 |
·讨论及建言 | 第48-52页 |
·传播策略应丰富、均衡 | 第48-49页 |
·发挥网络媒体自身优势 | 第49-50页 |
·提高从业者业务修养和职业道德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1 | 第55-56页 |
附录2 | 第56-59页 |
附录3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