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8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2页 |
·中国樱桃及其近缘种的分布和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中国樱桃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14-19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4-19页 |
·中国樱桃及其近缘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样品材料采集 | 第22页 |
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2-24页 |
·DNA纯度和浓度检测 | 第24页 |
·引物筛选 | 第24-25页 |
·PCR条件优化 | 第25页 |
·产物检测 | 第25-27页 |
·试剂配制 | 第25-26页 |
·操作流程 | 第26-27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遗传多样性、Hardy-weinberg平衡检测 | 第27-28页 |
·群体遗传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空间结构分析 | 第29页 |
·分子方差分析(AMOVA)及群体间基因流估算 | 第29-3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4页 |
·DNA质量检测结果 | 第30页 |
·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30-33页 |
·退火温度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及SSR引物筛选 | 第30-32页 |
·引物浓度对SSR反应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模板DNA对SSR反应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| 第33页 |
·中国樱桃栽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| 第33-36页 |
·中国樱桃栽培资源的SSR信息 | 第33-34页 |
·中国樱桃栽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| 第34-36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群体遗传多样性 | 第36-40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群体遗传多样性 | 第36-39页 |
·Hardy-Weinberg平衡检测 | 第39-40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群体遗传一致度(GI)和遗传距离(GD) | 第40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群体遗传结构 | 第40-44页 |
·Structure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PCA分析 | 第42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| 第43页 |
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| 第43-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50页 |
·基因组DNA制备、SSR反应体系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44-45页 |
·SSR标记多态性、适用性及其引物的通用性 | 第45页 |
·中国樱桃栽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| 第45-47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的群体遗传结构 | 第47-48页 |
·中国樱桃地方种质群体地理隔离与Nei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中国樱桃栽培资源的保护、利用策略 | 第49-50页 |
5 小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