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--环境保护法论文

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交易的法律规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一、绪论第8-16页
 (一)研究背景第8-9页
 (二)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(三)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第10-13页
  1、国内研究动态第10-12页
  2、国外研究动态第12-13页
 (四)碳交易的理论基础第13-14页
 (五)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1、文献分析方法第14页
  2、跨学科分析方法第14页
  3、比较分析方法第14页
  4、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第14-15页
 (六)论文的创新之处及论文的局限第15-16页
二、我国碳交易及其法律规制现状分析第16-21页
 (一)我国碳交易现状第16-17页
 (二)我国对碳交易的法律规制现状第17-18页
 (三)我国对碳交易法律规制的缺陷第18-21页
  1、执行机制缺陷第18-19页
  2、缺乏风险预防和纠纷解决机制第19-21页
三、欧盟、美国碳交易经验的借鉴第21-27页
 (一)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的启示第21-25页
  1、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的法律规制第21-23页
  2、欧盟内部典型国家的法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第23-25页
 (二)美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25-27页
四、我国碳交易法律规制的完善第27-37页
 (一)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条件第27-29页
  1、明确气候主权第28页
  2、总量控制机制第28页
  3、碳封存和碳捕获激励机制第28-29页
 (二)碳排放权交易实现的必要前提第29-30页
  1、建立个人账户第29页
  2、设立登记册第29页
  3、设立交易日志第29-30页
 (三) 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机制第30-33页
  1、 碳交易市场中主体的分类第30-31页
  2、 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政府职责第31-32页
  3、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提供者登记制度第32页
  4、 碳交易市场需求者申报制度第32-33页
  5、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其他主体——独立的第三方核证制度第33页
 (四)碳交易的风险防范机制第33-34页
  1、提高企业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第33-34页
  2、碳交易协议中风险防范条款的运用第34页
 (五)碳交易的法律服务机制第34-36页
  1、碳交易的法律服务机制概况第34-35页
  2、碳交易法律服务机制的内容第35-36页
 (六)碳交易的刑事责任机制第36-37页
五、结论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1页
个人简介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金属污染防治之政府责任研究
下一篇:杭州水系整治策略及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