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8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9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8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总体研究方案的确定 | 第20-23页 |
| 第2章 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 | 第23-40页 |
| ·轻量化设计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拓扑优化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·形状优化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形貌优化设计 | 第26-27页 |
| ·尺寸优化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拓扑优化设计 | 第28-33页 |
| ·离散拓扑优化设计 | 第28-29页 |
| ·连续体拓扑优化设计 | 第29-33页 |
| ·一种面载薄壁结构支撑骨架设计拓扑优化方法的提出 | 第33-38页 |
| ·方法原理 | 第33-35页 |
| ·方法验证 | 第35-38页 |
| ·研究平台的选择 | 第38-40页 |
| ·参数化设计系统平台 | 第38-39页 |
| ·仿真分析平台 | 第39页 |
| ·拓扑优化平台 | 第39-40页 |
| 第3章 矿车货厢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| 第40-47页 |
| ·矿车货厢结构介绍 | 第40-41页 |
| ·矿车货厢参数化设计 | 第41-43页 |
| ·界面设计及平台应用实例 | 第43-47页 |
| ·用户界面设计 | 第43-45页 |
| ·设计平台应用实例 | 第45-47页 |
| 第4章 举升机构参数化布置设计及货厢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47-55页 |
| ·举升机构参数化布置设计 | 第47-51页 |
| ·货厢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5页 |
| ·拓扑优化空间的定义及网格的划分 | 第51-53页 |
| ·拓扑优化工况的选取及载荷的处理 | 第53页 |
| ·拓扑优化参数的定义 | 第53-55页 |
| 第5章 拓扑优化设计及可制造化处理 | 第55-72页 |
| ·拓扑优化设计及结果分析 | 第55-60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可信度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| 第57-60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可制造化处理方案 | 第60-65页 |
| ·可制造化处理方案 | 第60页 |
| ·可制造化处理 | 第60-63页 |
| ·加热气道的设计 | 第63-65页 |
| ·可制造化处理后货厢有限元计算分析 | 第65-72页 |
| ·举升角度为0°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6-69页 |
| ·举升角度为17°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举升角度为34°工况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| 第6章 货厢轻量化改进与尺寸优化设计 | 第72-85页 |
| ·货厢局部改进设计与改进后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2-79页 |
| ·货厢局部改进设计 | 第72-74页 |
| ·货厢改进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4-79页 |
| ·货厢尺寸参数优化设计 | 第79-85页 |
| ·尺寸优化设计的一般流程 | 第79-80页 |
| ·货厢轻量化尺寸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80页 |
| ·货厢尺寸优化设计具体实现 | 第80-82页 |
| ·货厢尺寸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| 第82-83页 |
| ·货厢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 | 第83-85页 |
|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2页 |
|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| 第92-93页 |
| 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