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生感恩原因、现状及干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| ·研究价值 | 第11-13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| ·感恩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| ·感恩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| ·感恩的认知评估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·感恩的情绪特质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·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·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 | 第17页 |
| ·感恩测量工具 | 第17-18页 |
| ·感恩原因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初中生感恩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感恩意识缺乏 | 第19页 |
| ·感恩行为欠缺 | 第19页 |
| ·独生子女感恩现状不容乐观 | 第19-20页 |
| ·感恩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| ·家庭因素 | 第20页 |
| ·学校因素 | 第20页 |
| ·社会环境因素 | 第20页 |
| ·学生自身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·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| 第21-22页 |
| 3 研究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2-24页 |
| 4 研究一初中生感恩原因问卷编制及调查结果 | 第24-3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24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24-25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·项目分析 | 第25页 |
| ·探索性因素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信度分析 | 第27页 |
| ·效度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验证性因素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初中生感恩原因问卷的调查结果 | 第30页 |
| ·分析与讨论 | 第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5 研究二初中生感恩现状调查研究 | 第31-3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3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31-32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32页 |
| ·调查结果 | 第32-36页 |
| ·初中生感恩品质整体状况 | 第32页 |
| ·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差异特点 | 第32-35页 |
| ·初中生的报恩情况 | 第35-36页 |
| ·分析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| 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6 研究三初中生感恩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| 第39-4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39页 |
| ·团体辅导设计目标 | 第39页 |
| ·团体名称及性质 | 第39页 |
| ·团体成员 | 第39页 |
| ·团体时间地点 | 第39-40页 |
| ·设计辅导方案的依据 | 第40-41页 |
| ·理论依据 | 第40页 |
| ·事实依据 | 第40-41页 |
| ·团体辅导设计模式 | 第41-45页 |
| 7 研究四团体辅导对提高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实验研究 | 第45-4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4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45-46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45页 |
| ·研究被试 | 第45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46-48页 |
| ·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| 第46页 |
| ·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检验 | 第46页 |
| ·控制组前后测差异检验 | 第46-47页 |
| ·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差异检验 | 第47页 |
| ·实验组前测、追踪测差异检验 | 第47-48页 |
| ·讨论与分析 | 第48页 |
| 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8 研究五感恩团体辅导应用效果的质的分析 | 第49-57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4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49-50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49页 |
| ·研究工具 | 第49-50页 |
| 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| 第50-55页 |
| ·团体活动过程、反馈和观察记录的基本情况 | 第50-51页 |
| ·后期追踪访谈情况 | 第51-52页 |
| ·感恩团体辅导对促进初中生感恩水平的疗效因子 | 第52-55页 |
| 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9 总讨论 | 第57-61页 |
| ·关于初中生感恩原因问卷编制及调查结果 | 第57页 |
| ·关于初中生感恩现状的调查 | 第57-58页 |
| ·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| 第58-59页 |
| ·团体辅导疗效因子的质的研究方面 | 第59页 |
| ·教育建议 | 第59-61页 |
| 10 总结论 | 第61-62页 |
| 11.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| 附录 A 初中生感恩原因问卷开放式问卷 | 第65-66页 |
| 附录 B 初中生感恩原因初测问卷 | 第66-68页 |
| 附录 C 初中生感恩原因正式问卷 | 第68-69页 |
| 附录 D 初中生感恩品质量表 | 第69-70页 |
| 附录 E 初中生感恩团体辅导设计方案 | 第70-72页 |
| 附录 F“感恩你我”初中生感恩团体辅导报名表 | 第72-73页 |
| 附录 G 团体辅导观察记录表 | 第73-74页 |
| 附录 H“感恩你我”团体辅导阶段团体回馈单 | 第74-75页 |
| 附录 I 追踪访谈大纲 | 第75-76页 |
| 附录 J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