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H群体的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·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12-16页 |
·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标记种类及特点 | 第12-14页 |
·作图亲本的选择 | 第14页 |
·作图群体的选择 | 第14-16页 |
·作图软件的选择 | 第16页 |
·白菜类作物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·白菜类作物QTL定位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·关于园艺性状的QTL定位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关于抗逆性和抗病性的QTL定位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关于抽薹开花性状的QTL定位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关于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20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0页 |
·大白菜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| 第24-25页 |
·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28-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3页 |
·关于亲本选配 | 第30-31页 |
·关于作图群体 | 第31页 |
·关于分子标记的选用 | 第31页 |
·关于标记的偏分离 | 第31-32页 |
·本图谱与已发表图谱的比较和染色体关联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| 第34-5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3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7页 |
·表型值及其在DH群体中的变异 | 第36-40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QTL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QTL上位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QTL与环境互作位点分析 | 第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50页 |
·关于QTL与环境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·关于QTL的“一因多效性”和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48-49页 |
·关于上位性效应和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| 第49页 |
·关于QTL的应用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