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6页 |
·番茄的蔗糖代谢 | 第11-16页 |
·蔗糖代谢 | 第11-13页 |
·栽培型番茄和野生型番茄的蔗糖代谢 | 第13-15页 |
·蔗糖代谢关键酶的调控 | 第15-16页 |
·植物14-3-3蛋白 | 第16-20页 |
·14-3-3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| 第17-19页 |
·14-3-3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番茄的遗传转化 | 第20-24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| 第21-22页 |
·番茄再生体系 | 第22-23页 |
·野生番茄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栽培型番茄和野生型番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TFT1和TFT10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9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26页 |
·试剂 | 第2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番茄果实总RNA提取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反转录(RT-PCR)体系 | 第28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28页 |
·RT-PCR产物的actin检测 | 第28-29页 |
·实时定量RT-PCR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总RNA的提取及电泳检测 | 第29-30页 |
·栽培型番茄和野生型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TFT1基因的表达 | 第30页 |
·栽培型番茄和野生型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TFT10基因的表达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野生型番茄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34-4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页 |
·植物激素 | 第34页 |
·培养基 | 第34-3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5页 |
·无菌苗的获得 | 第35页 |
·诱导培养基筛选 | 第35页 |
·生根培养基筛选及试管苗移栽 | 第35-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外植体及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外植体及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| 第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·讨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TFT1和TFT10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构建 | 第40-6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5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0页 |
·酶和主要试剂 | 第40页 |
·培养基和抗生素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41页 |
·基因克隆试验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表达载体构建试验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农杆菌的转化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8页 |
·基因克隆 | 第50-56页 |
·表达载体鉴定 | 第56-57页 |
·农杆菌菌落PCR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