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2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一、 生成性教学法概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 生成性教学法的含义 | 第12页 |
(二) 生成性教学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5页 |
1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(三) 生成性教学的特点 | 第15-18页 |
1. 复杂性 | 第15-16页 |
2. 开放性 | 第16页 |
3. 偶发性 | 第16页 |
4. 隐蔽性 | 第16-18页 |
二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生成性教学法的必要性 | 第18-21页 |
(一) 实现新课程改革基本要求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(二) 适应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教材特点的需要 | 第19页 |
(三)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反思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(四) 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 | 第20-21页 |
三、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法的实践 | 第21-42页 |
(一)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法的前期准备 | 第21-23页 |
1. 教师方面 | 第21-23页 |
2. 学生方面 | 第23页 |
(二)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教学实践实录 | 第23-36页 |
教学案例一 | 第23-30页 |
教学案例二 | 第30-36页 |
(三)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教学的反思 | 第36-42页 |
1.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教学取得的成就 | 第37-38页 |
2.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 进一步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教学效能的措施 | 第39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