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7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(一) 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支持 | 第9-12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(二) 理论支持 | 第11-12页 |
第四节 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第一节 制度政策研究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实务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理论研究 | 第15-17页 |
(一) 社会工作介入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(二) 社会工作者主体定位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荔湾区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现状分析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荔湾区青少年社区矫正情况分析 | 第17-21页 |
(一) 荔湾区青少年社区矫正情况概况 | 第17-20页 |
(二) 荔湾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青少年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分析 | 第21-27页 |
(一) 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分析 | 第21-22页 |
(二)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| 第22-24页 |
(三)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分析 | 第24-27页 |
第四章 荔湾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案例分析及成效评估 | 第27-37页 |
第一节 案例分析 | 第27-31页 |
(一) 矫正关系的建立 | 第27页 |
(二) 矫正对象资料 | 第27-28页 |
(三) 问题分析 | 第28页 |
(四) 制定矫正计划 | 第28-29页 |
(五) 社区矫正的执行 | 第29-31页 |
(六) 社区矫正的解除 | 第31页 |
第二节 成效评估 | 第31-37页 |
(一) 积极效果 | 第31-35页 |
(二) 存在的不足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37-42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建议 | 第38-42页 |
(一) 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| 第38-40页 |
(二) 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立法规范 | 第40页 |
(三) 设置规范的专职矫正机构 | 第40-41页 |
(四) 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专业研究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