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29页 |
·无碰撞激波的观测特征和模拟结果 | 第15-19页 |
·太阳高能粒子事件(SEP)和其他宇宙射线(GCR,ACR) | 第19-24页 |
·激波加速机制的理论和模拟 | 第24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2章 无碰撞激波的全粒子模拟方式 | 第29-42页 |
·Particle-in-cell(PIC)模型简介 | 第29-30页 |
·具体过程的实现 | 第30-41页 |
·产生激波的常用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归一化过程 | 第32-33页 |
·基本参考量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一些模拟参数的取值 | 第34-37页 |
·模拟参数的约束 | 第37页 |
·初始粒子的摆放 | 第37-38页 |
·电磁场的演化及粒子的推进 | 第38-39页 |
·粒子云的形状 | 第39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数值模拟的程序块 | 第40-41页 |
·展望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垂直无碰撞激波中的质子加速机制 | 第42-73页 |
·激波电磁场结构 | 第43-49页 |
·非稳态激波面的磁场演化 | 第44-46页 |
·非稳态激波面的电场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质子的激波加速机制 | 第49-68页 |
·固定激波面情况 | 第50-58页 |
·时变激波面情况 | 第58-68页 |
·重构对质子速度分布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4章 垂直无碰撞激波中的重离子加速机制 | 第73-99页 |
·固定激波面情况 | 第75-85页 |
·初始热速度的影响 | 第75-80页 |
·荷质比的影响 | 第80-85页 |
·时变激波面情况 | 第85-91页 |
·初始热速度的影响 | 第86-89页 |
·荷质比的影响 | 第89-91页 |
·与以往模拟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| 第91-92页 |
·对大型渐进SEP 中Fe/O 能谱观测结果的解释 | 第92-96页 |
·重离子对激波面结构的影响 | 第96-97页 |
·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5章 垂直无碰撞激波中新生离子加速机制 | 第99-121页 |
·各种激波加速机制对新生离子能谱的贡献 | 第101-105页 |
·固定激波面情况 | 第101-103页 |
·时变激波面情况 | 第103-105页 |
·其它影响PIs 加速的因素 | 第105-119页 |
·激波面涟漪的影响 | 第106-114页 |
·新生离子对激波面结构的影响 | 第114-119页 |
·小结 | 第119-121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121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3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33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