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材论文--音乐、舞蹈论文

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研究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9页
表目录第9-10页
图目录第10-11页
绪论第11-17页
 一、 研究的缘起第11-12页
 二、 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三、 研究的价值意义第13页
 四、 研究的构成、客观条件及目的第13-14页
 五、研究对象、方法及过程第14-17页
第一章 相关研究现状第17-26页
 第一节 “游戏”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主要研究视角第17-22页
  一、 国外学者的研究第17-20页
  二、 国内学者的研究第20-22页
 第二节 “游戏”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评析第22-26页
  一、游戏对幼儿发展状态的适宜性第22-23页
  二、 游戏与幼儿教学活动的整合性第23-24页
  三、 幼儿音乐教学中“游戏”研究现状的解释性总结第24-26页
第二章 概念构架及理论阐释第26-36页
 第一节 “游戏取向”一词的提出第26-29页
  一、 儿童“游戏力”的天性第27页
  二、 教师“游戏观”的思考第27-28页
  三、 环境“游戏性”的象征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“游戏”及“游戏取向”的概念界定与区分第29-32页
  一、 “游戏”一词的概念界定第29-30页
  二、 “游戏”与“游戏取向”的含义区分第30-31页
  三、 “游戏取向”一词的概念界定第31-32页
 第三节 “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”基本内涵第32-36页
  一、 源于儿童自身内在的动机第32-34页
  二、 存于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场景第34页
  三、 注重对儿童行为状态的观察第34-35页
  四、 共同构建愉悦积极的情境氛围第35-36页
第三章 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第36-49页
 第一节 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第36-39页
  一、 智慧的结晶——课堂里的集体活动第36-37页
  二、 情感的纽带——课程中的分组活动第37-38页
  三、 幻想的平台——区域下的自由活动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音乐活动的观察与聆听第39-49页
  一、 适宜第40-41页
  二、 象征第41-42页
  三、 动态第42-44页
  四、 自由第44-46页
  五、 规则第46-47页
  六、 愉悦第47-49页
第四章 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意涵第49-60页
 第一节 教学活动原则第49-52页
  一、 音乐性:立足主题,创设音乐环境第49-50页
  二、 萌发性:顺应天性,延展活动空间第50-52页
 第二节 教学活动特色第52-56页
  一、 原本第53-54页
  二、 整体第54-55页
  三、 灵动第55-56页
 第三节 教学活动价值第56-60页
  一、 本能的迸发——身动第57页
  二、 情感的提升——心动第57-58页
  三、 氛围的建构——乐动第58-60页
余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附录第66-69页
 附录A:DAP 发展的基本原则列表第66-67页
 附录B:教学课例《我的家》第67-68页
 附录C:教学课例《泡泡飞扬》第68-69页
 附录D:教学课例《公车来了》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良性运行研究--以马山县古朗屯为例
下一篇:硇洲岛岩礁带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大型海藻的碳汇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