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日记体作文教学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日记体作文的基本理念 | 第14-24页 |
| 第一节 日记体作文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| 一、 “日记体”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 日记体作文的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节 日记体作文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 个体性与公众性相融合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 真实性与虚构性相统一 | 第18页 |
| 三、 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 | 第18-19页 |
| 四、 私密性与公开性相糅合 | 第19页 |
| 第三节 日记体作文的优势 | 第19-24页 |
| 一、 结构的优势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 表达的优势 | 第21页 |
| 三、 叙述人称的优势 | 第21-22页 |
| 四、 时间和天气标示的优势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日记体作文教学的功能分析及存在的误区 | 第24-30页 |
| 第一节 日记体作文教学的功能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一、 日记体作文教学对作文的功能分析 | 第24页 |
| 二、 日记体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功能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节 日记体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| 第26-30页 |
| 一、 走出日记体作文的认知误区 | 第26-28页 |
| 二、 走出日记体作文写作的引导误区 | 第28-30页 |
| 第三章 日记体作文教学的现实依据 | 第30-34页 |
|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节 高中生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节 作文发展趋势 | 第32-34页 |
| 第四章 日记体作文教学的实践构想 | 第34-52页 |
| 第一节 日记体作品的推荐 | 第34-35页 |
| 第二节 引导学生认识日记体作文的文体特征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节 日记体作文写作具体指导策略 | 第36-47页 |
| 一、 单篇日记体作文写作指导 | 第36-44页 |
| 二、 连缀成篇的日记体作文写作指导 | 第44-47页 |
| 第四节 日记体作文的评价 | 第47-52页 |
| 一、 评价理念开放性 | 第47页 |
| 二、 评价标准差异化 | 第47-49页 |
| 三、 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49-52页 |
| 结语 | 第52-53页 |
| 注释 | 第53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附录一 | 第58-64页 |
| 附录二 | 第64-6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目录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