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改善生态环境 | 第10-11页 |
| ·节约经济成本,促进社会发展 | 第11页 |
| ·植被护坡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植被护坡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| ·植被护坡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6页 |
| ·从护坡理论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已进行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2 植被护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基本理论研究 | 第18-40页 |
| ·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、原因、破坏类型及特征 | 第18-20页 |
| ·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| 第18-19页 |
| ·边坡失稳的原因 | 第19-20页 |
| ·边坡的破坏类型与特征 | 第20页 |
| ·边坡防护的技术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支挡结构防护技术 | 第20页 |
| ·植被护坡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·边坡防护方法及目的 | 第21页 |
| ·植被护坡与传统护坡的比选 | 第21-25页 |
| ·传统护坡的优缺点 | 第21-22页 |
| ·植被护坡的优缺点 | 第22-23页 |
| ·适用范围比选 | 第23页 |
| ·主要功能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·经济效益比较 | 第24-25页 |
| ·植被护坡的机理分析 | 第25-39页 |
| ·根系的力学效应 | 第26-36页 |
| ·草本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| 第26-27页 |
| ·草本植物根—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3页 |
| ·木本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木本植物根对土体加固作用最大时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| ·植被的水文效应 | 第36-39页 |
| ·降雨截留 | 第36-37页 |
| ·削弱溅蚀 | 第37页 |
| ·抗冲刷 | 第37-39页 |
| 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3 "原生态"立体固坡植被建植理论研究 | 第40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40页 |
| ·高速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| 第40页 |
| ·当前边坡绿化存在的不足 | 第40-41页 |
| ·"原生态"的基本原理研究 | 第41-44页 |
| ·边坡设计调查 | 第42页 |
| ·"原生态"植被恢复必须满足的条件 | 第42-43页 |
| ·边坡绿化应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| 第43-44页 |
| ·立体固坡的应用研究 | 第44-50页 |
| ·立体固坡植物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立体植物对边坡稳定性的效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植被选型 | 第50-54页 |
| ·植被选型的原则 | 第51-52页 |
| ·一般规定 | 第51页 |
| ·植被种子选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51页 |
| ·边坡植被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(即生态效益)最优化原则 | 第51-52页 |
| ·植被选型的指导思想 | 第52页 |
| ·植物群落设计 | 第52-53页 |
| ·植物播种量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·"原生态"立体固坡的建植研究 | 第54-61页 |
| ·依据生态学原理实施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的建植理论研究 | 第54-58页 |
| ·遵循物种适应性原理选择绿化草种 | 第54-55页 |
| ·遵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原理进行混播种植 | 第55-56页 |
| ·遵循物种共生和生态位原理进行"对号入座"式种植 | 第56-57页 |
| ·遵循限制因子和力能学原理加强播种后的管理 | 第57-58页 |
| ·运用数理分析方法进行建植试验研究 | 第58-61页 |
| ·试验研究方法 | 第58页 |
| ·试验研究原理 | 第58页 |
| ·试验研究的步骤及数理分析 | 第58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4页 |
| 4 植被护坡工程实例应用 | 第64-74页 |
| ·基本情况调查 | 第64-65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64页 |
| ·气候、水文调查 | 第64页 |
| ·土质调查 | 第64页 |
| ·边坡类型调查 | 第64-65页 |
| ·当地植被调查 | 第65页 |
| ·边坡失稳情况及原因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护坡植被选择 | 第66-68页 |
| ·工程施工 | 第68-71页 |
| ·试验工地概况 | 第68页 |
| ·施工工艺流程 | 第68页 |
| ·施工关键步骤 | 第68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4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·结论 | 第74页 |
| ·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在读期间的科研项目 | 第83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3页 |
| 其它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