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符号及縮略语等的说明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猪水肿病概述 | 第13-19页 |
1 病原 | 第13-14页 |
2 发病机制 | 第14页 |
3 致病因子 | 第14-16页 |
·黏附素 | 第14-15页 |
·志贺毒素 | 第15-16页 |
·致腹泻毒素 | 第16页 |
4 流行病学 | 第16-17页 |
5 临床临床症状 | 第17页 |
6 病理变化 | 第17-18页 |
7 疾病的防治 | 第18-19页 |
·一般性措施 | 第18页 |
·疾病的预防 | 第18页 |
·疾病的治疗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菌种的研究 | 第19-36页 |
1 材料 | 第19-20页 |
2 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纯粹性检验 | 第20页 |
·菌体形态及培养特性观察 | 第20页 |
·菌种生化特性鉴定 | 第20页 |
·菌种的血清型鉴定 | 第20-21页 |
·菌种毒力测定 | 第21页 |
·菌种免疫原性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三个菌株的稳定性测定 | 第22-23页 |
3 结果 | 第23-34页 |
·纯粹性检验 | 第23页 |
·菌种形态及培养特性 | 第23-24页 |
·菌种生化特性鉴定 | 第24页 |
·菌种血清型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菌株对小鼠的毒力测定 | 第25页 |
·毒素对小鼠致病性试验 | 第25-26页 |
·毒素对14~18日龄仔猪致病性试验 | 第26-27页 |
·菌株免疫原性测定 | 第27-29页 |
·菌株的稳定性试验 | 第29-30页 |
·菌种保存期试验 | 第30-34页 |
4 讨论 | 第34-36页 |
·关于疫苗菌株 | 第34页 |
·关于菌株与毒素毒力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实验室研究与田间实验 | 第36-50页 |
1 材料 | 第37-38页 |
2 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菌种的培养实验 | 第38页 |
·灭活试验 | 第38页 |
·佐剂的比较实验 | 第38页 |
·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实验室产品制备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室产品检验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室产品的免疫期试验 | 第40页 |
·实验室产品的保存期试验 | 第40页 |
·实验室产品田间试验 | 第40页 |
3 结果 | 第40-48页 |
·培养基的选择试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菌液灭活试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不同佐剂疫苗的比较试验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实验室产品制备 | 第43页 |
·安全检验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最小免疫剂量测定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效力检验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甲醛、硫柳汞含量测定 | 第46页 |
·保存期试验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疫苗免疫期试验结果 | 第47页 |
·田间试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4 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关于疫苗效力检验 | 第48-49页 |
·关于疫苗织造与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仔猪水肿病灭活疫苗中试生产、区域试验 #38与新兽药申报 | 第50-54页 |
1 材料 | 第50-51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51-52页 |
·生产用菌种制备和检验、疫苗半成品织造和检验 | 第51页 |
·成品制造与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区域试验 | 第52页 |
·新兽药申报 | 第52页 |
3 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件一 | 第59-66页 |
附件二 中国兽药监察所质量复核检验报告 | 第66-69页 |
附件三 新兽药证书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