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、主题与方法 | 第12-29页 |
(一) 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(二) 文献综述及概况 | 第15-21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(四) 体系结构与框架 | 第25-29页 |
二、 高等学校党的监督本体理论研究 | 第29-38页 |
(一) 高校党的监督的基本内涵 | 第29-31页 |
(二) 高校党的监督的本质特征 | 第31-33页 |
(三) 高校党的监督的主要原则 | 第33-35页 |
(四) 高校党的监督的时代价值 | 第35-38页 |
三、 高等学校党的监督的历史考察 | 第38-49页 |
(一) 高校党的监督的历史沿革 | 第38-45页 |
(二) 高校党的监督的历史经验 | 第45-49页 |
四、 高等学校党的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究 | 第49-55页 |
(一) 高校党的监督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1页 |
(二)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1-55页 |
五、 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监督的对策 | 第55-87页 |
(一) 强化监督意识,突出监督重点 | 第55-59页 |
(二) 厘清权力边界,完善制度机制 | 第59-68页 |
(三) 畅通民主渠道,推进民主监督 | 第68-79页 |
(四) 重视理论武装,提高整体素质 | 第79-87页 |
六、 国外政党监督及其青年工作的启示与借鉴 | 第87-118页 |
(一) 国外政党监督的基本情况 | 第87-90页 |
(二) 国外政党通过影响大学来影响青年 | 第90-102页 |
(三) 国外政党积极开展对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| 第102-106页 |
(四) 国外政党注重吸引和培养“新一代投票人”入党 | 第106-111页 |
(五) 几点启示 | 第111-118页 |
结语 | 第118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25页 |
后记 | 第125-126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