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观视角下中美城市建筑文化对比研究
致谢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4页 |
导论 | 第14-25页 |
第一章 城市、建筑、文化、比较文化学和自然观 | 第25-33页 |
第一节 城市 | 第25页 |
第二节 建筑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文化 | 第26-28页 |
第四节 比较文化学 | 第28-29页 |
第五节 自然观 | 第29页 |
第六节 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第七节 文献综述 | 第30-33页 |
第二章 中美城市建筑自然观对比 | 第33-49页 |
第一节“天人合一”和“自我意识” | 第33-40页 |
·融于自然与独立于自然 | 第34-36页 |
·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 | 第36-38页 |
·过去时间观与未来时间观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建筑风水学与环境行为学 | 第40-47页 |
·人与环境 | 第41-44页 |
·人的行为 | 第44-45页 |
·空间规划 | 第45-47页 |
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中美城市史文化对比 | 第49-69页 |
第一节 成型期 | 第49-52页 |
第二节 吸收期 | 第52-54页 |
第三节 高峰期 | 第54-60页 |
第四节 渐进期 | 第60-68页 |
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中美城市意像文化对比 | 第69-94页 |
第一节 北京和华盛顿 | 第69-76页 |
·首都 | 第70-72页 |
·中轴线 | 第72-74页 |
·发展 | 第74-76页 |
第二节 上海和纽约 | 第76-84页 |
·国际化都市 | 第76-79页 |
·都市内涵 | 第79-84页 |
第三节 深圳和旧金山 | 第84-92页 |
·“下海”与“淘金” | 第84-87页 |
·“2011 年” 与“1915 年” | 第87-89页 |
·正统文化与非正统文化 | 第89-92页 |
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五章 中美城市建筑空间文化对比 | 第94-131页 |
第一节 家的空间 | 第94-101页 |
·屋舍 | 第94-98页 |
·庭院 | 第98-101页 |
第二节 公共空间 | 第101-120页 |
·街区 | 第101-105页 |
·广场 | 第105-113页 |
·园林 | 第113-120页 |
第三节 灵性空间 | 第120-128页 |
·寺庙和教堂 | 第120-123页 |
·陵墓和公墓 | 第123-128页 |
小结 | 第128-131页 |
第六章 中美城市建筑符号文化对比 | 第131-143页 |
第一节 色彩 | 第131-136页 |
·基准色调 | 第132-133页 |
·色彩应用 | 第133-135页 |
·色彩污染 | 第135-136页 |
第二节 名称 | 第136-141页 |
·称谓 | 第136-138页 |
·寓意 | 第138-140页 |
·特色 | 第140-141页 |
小结 | 第141-143页 |
结束语 | 第143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