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规划、勘测与设计论文--线路设计论文

基于车路耦合安全行驶机理的山区典型道路安全设计理论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21页
   ·课题来源第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14页
     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第8页
     ·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所处阶段第9-12页
     ·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面临形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山区典型路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基于车路耦合的安全度模型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山区道路线形设计参数标准的调整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山区典型路段安保方案设计第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 山区典型路段车路耦合机理研究及模型建立第21-38页
   ·下坡路段车辆的安全性分析第21-31页
     ·车辆所受阻力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汽车在直长坡路段车辆受力特性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·车辆的制动能量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制动器温升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·弯道路段车辆的受力特性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汽车的侧翻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汽车的侧滑第34-35页
   ·基于车路耦合的安全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基于制动器不失效的安全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基于车辆横向不失稳的安全度模型第36页
   ·车路耦合安全度阈值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三章 基于车路耦合机理的山区典型道路线形设计第38-63页
   ·平面线形安全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直线安全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曲线安全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·纵断面线形安全设计第40-60页
     ·纵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纵坡坡度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·纵坡坡长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 ·坡度、坡长及高差的关系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·基于车路耦合机理的安全设计参考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最大纵坡坡度设计参考第60-61页
     ·不同纵坡最大坡长设计参考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连续纵坡平均坡度设计参考第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 基于车路耦合机理的山区典型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第63-94页
   ·山区典型路段安保设施设计第63-84页
     ·护栏第63-68页
     ·交通标志第68-72页
     ·交通标线第72-75页
     ·视线诱导设施第75-81页
     ·减速设施第81-82页
     ·避险车道第82-84页
   ·山区典型路段安保工程方案设计第84-93页
     ·急弯路段第84-87页
     ·陡坡路段第87-89页
     ·连续下坡路段第89-90页
     ·急弯陡坡路段第90-91页
     ·路侧险要路段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视距不良路段第92-9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94-96页
   ·结论第94-95页
   ·展望第95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1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肃西长凤高速公路Superpave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
下一篇:汽车发动机可燃冰混合燃料燃烧特性与排放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