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省级新农合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资料来源 | 第21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21-2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23-47页 |
·新农合运行管理评价框架的建立 | 第23-25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5-40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0-42页 |
·指标体系的信度、效度及区分度检验 | 第42-47页 |
4 讨论 | 第47-54页 |
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特点 | 第47-48页 |
·指标遴选方法应注重合理性和可靠性 | 第48-49页 |
·指标权重的计算应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 | 第49-51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应体现实用性原则 | 第51页 |
·关于指标体系的信度、效度及区分度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本研究的特点、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52-54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54-5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文献综述 | 第62-82页 |
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相关背景 | 第62-64页 |
2 新农合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| 第64-66页 |
3 国内新农合评价研究现状 | 第66-70页 |
4 小结 | 第70-72页 |
附表 | 第72-77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附件 | 第82-94页 |
附件1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| 第82-88页 |
附件2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| 第88-91页 |
附件3 层次分析法咨询表 | 第91-9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