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课程体系建构及管理研究--以重庆南开中学为视角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价值 | 第10-15页 |
·推进教育民主化、多样化的发展进程 | 第10-11页 |
·推进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| 第11页 |
·推进高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| 第11-12页 |
·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 | 第12页 |
·促进教师的专业进步 | 第12-14页 |
·促进学校的蓬勃发展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课程 | 第16页 |
·特色 | 第16-17页 |
·特色课程 | 第17-18页 |
2 特色课程体系建构依据 | 第18-20页 |
·政策基础 | 第18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8页 |
·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| 第18-19页 |
·生本教育理论 | 第19-20页 |
3 特色课程体系建构的目标 | 第20-23页 |
·强化学校的“公能”特色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| 第20页 |
·塑造“公能”教师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培养“公能”人才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| 第21-23页 |
4 特色课程体系的内容框架 | 第23-33页 |
·必修课程‐选修课程‐自修课程 | 第23-25页 |
·学科课程‐活动课程‐隐性课程 | 第25-33页 |
5 特色课程体系的实施及管理 | 第33-41页 |
·管理的组织系统 | 第33-35页 |
·课程管理 | 第35-36页 |
·师生管理 | 第36-39页 |
·成果管理 | 第39-41页 |
6 特色课程体系的评价 | 第41-48页 |
·特色课程建设评估 | 第41-43页 |
·特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| 第43-48页 |
7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A | 第51-52页 |
附录 B | 第5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