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威尔第及其歌剧创作特征 | 第8-13页 |
| 第一节 威尔第不同创作时期的特征 | 第8-9页 |
| 一、创作初期(1839 年—1850 年) | 第8-9页 |
| 二、创作成熟期(1851 年—1871 年) | 第9页 |
| 三、创作晚期(1871 年—1893 年) | 第9页 |
| 第二节 威尔第在歌剧创作上的贡献 | 第9-13页 |
| 一、情感表现 | 第10页 |
| 二、题材选择 | 第10页 |
| 三、歌剧创作法则 | 第10-11页 |
| 四、音乐元素 | 第11页 |
| 五、“威尔第式女高音” | 第11页 |
| 六、唱段的结构及作用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歌剧《埃尔纳尼》及其艺术特征 | 第13-17页 |
| 第一节 歌剧《埃尔纳尼》的剧情简介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节 歌剧《埃尔纳尼》的创作特点 | 第15-17页 |
| 第三章 咏叹调《埃尔纳尼,咱们逃走吧!》歌唱分析及意义 | 第17-31页 |
| 第一节 背景分析 | 第17页 |
| 一、歌唱背景 | 第17页 |
| 二、歌词内容 | 第17页 |
| 第二节 歌唱技术分析 | 第17-29页 |
| 一、宣叙调的演唱 | 第18-20页 |
| 二、咏叹调 A 部分的演唱 | 第20-25页 |
| 三、咏叹调 B 部分的演唱 | 第25-29页 |
| 第三节 研究这部歌剧咏叹调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2页 |
| 致谢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