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

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5页
导论第15-36页
第1章 传统刑事司法中实体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第36-54页
   ·中国传统法的本质属性特征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法的公平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法的意志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法的公法性第39-40页
   ·中国古代礼的本质属性特征第40-43页
     ·确立等级名分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维护宗法等级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防犯罪于未萌第42-43页
   ·礼法一体理论的价值趋向第43-54页
     ·礼与法由对立到统一的创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礼法一体中的礼法关系第44-46页
     ·礼法一体对刑事司法的影响第46-54页
第2章 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合目的性精神(之一)第54-91页
   ·礼法结合中的皇权至上第55-64页
     ·神圣化的君主地位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皇权不得侵犯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皇帝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活动第57-64页
   ·伦理秩序中的差等目的第64-80页
     ·"礼"对差等观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·等级身份与法定特权第66-70页
     ·伦常秩序与同罪异罚第70-80页
   ·没有"个人"的集体主义目的第80-91页
     ·集体主义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基础第80-81页
     ·传统法制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第81-82页
     ·集体主义本位的演变第82-83页
     ·集体本位中个人的位置第83-84页
     ·集体本位决定的义务本位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刑事司法中的集体主义体现第85-91页
第3章 刑事司法中的刑罚个别化追求(之二)第91-101页
   ·关于"引经决狱"第93-94页
   ·关于"类推定罪"第94-96页
   ·关于"遵循判例"第96-101页
第4章 刑事司法中的追求真相精神(之三)第101-140页
   ·司法中的求实精神第101-102页
   ·案件真相与认识的局限第102页
   ·传统刑事司法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论基础第102-103页
   ·实体真相诉求的司法制度原因第103-140页
     ·传统刑事司法以侦查为重心第103-118页
     ·刑事司法是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过程而非证明过程第118-130页
     ·合法的刑讯成为当然第130-140页
第5章 刑事司法中逻辑关系的情理精神(之四)第140-151页
   ·实质性推理和情理逻辑第140-148页
     ·关于三段论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"情理"左右着小前提事实的判定第145-148页
   ·刑事审判中的迷信和擅断倾向第148-151页
第6章 实体主义刑事司法的内在动因——人治精神第151-182页
   ·士大夫的精神世界第151-153页
   ·司法中的人治精神第153-164页
     ·"任贤使能"是"人治"的核心第154-155页
     ·有"治人"才有"治法"第155-156页
     ·君子"治法"贵在务实第156-158页
     ·君子"治法"要求术精第158-164页
   ·官员的品行和公信力第164-171页
     ·关于公道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·关于服从和承认第166-171页
   ·清官品质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第171-180页
     ·勤勉尽心第171-173页
     ·智慧机巧第173-175页
     ·慎刑体恤第175-177页
     ·坚持原则第177-180页
   ·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对刑事判决的影响第180-182页
第7章 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的落差第182-196页
   ·不完全的形式主义规定第183-193页
     ·关于援法断罪第183-187页
     ·关于启动程序第187-189页
     ·关于死刑复核第189-191页
     ·拷讯的规矩第191-193页
   ·关于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落差的分析第193-196页
结语第196-200页
参考文献第200-208页

论文共2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宋骚体文学研究
下一篇: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(1917-200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