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12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9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 | 第14-24页 |
·自主创新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4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过程 | 第16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主要范畴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| 第16-23页 |
·航天科技工业 | 第16-18页 |
·船舶制造业 | 第18-19页 |
·民用飞机制造业 | 第19-20页 |
·核电建设 | 第20-21页 |
·兵器工业 | 第21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4-33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及要素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研究开发能力(R&D 能力) | 第24-25页 |
·生产能力 | 第25页 |
·投入能力 | 第25-26页 |
·成果能力 | 第26页 |
·人才资源能力 | 第26-27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7-32页 |
·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·航天科技工业自主创新指标体系 | 第28页 |
·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指标体系 | 第28-29页 |
·民用飞机制造业自主创新指标体系 | 第29-30页 |
·核电建设自主创新指标体系 | 第30-31页 |
·兵器工业自主创新指标体系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过程 | 第33-41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33-34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34页 |
·两种方法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| 第35-40页 |
·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| 第35-36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及进行一致性检验 | 第36-38页 |
·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相关措施 | 第41-44页 |
·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,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体系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国际合作,参与国际竞争,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 | 第42页 |
·产学研相结合,充分发挥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作用 | 第42-43页 |
·实施人才战略,建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 | 第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