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

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研究--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0-14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5-17页
第二章 相关理论介绍第17-22页
   ·模糊数学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模糊数学理论概述第17页
     ·模糊层次分析—综合评判法介绍第17-19页
   ·素质与素质测评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素质第19页
     ·素质测评第19-20页
   ·绩效考核第20-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 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目标定位与构建原则第22-27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目标定位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目标第22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定位第22-24页
   ·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"以人为本"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·开放性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·多样性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实践性原则第25页
     ·创新性原则第25页
     ·系统性原则第25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步骤第25-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四章 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调查研究第27-34页
   ·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开展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·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·调查样本统计与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调查结论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五章 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构建第34-62页
   ·大学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总体构架第34-35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运行体系第35-41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运行体系的结构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运行体系的内容第36-41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测评体系第41-50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测评体系的内容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测评体系的实现方法与步骤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测评体系难点和解决办法的思考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测评的实际运用第46-50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绩效考核体系第50-54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绩效考核体系的总体结构和内容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具体工作量计算及考核示范第51-54页
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方式、流程及重点第54-58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体系有效实施的技术平台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第二课堂体系的实施流程及重点第56-58页
   ·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保障体系第58-61页
     ·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制度建设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组织建设和管理职能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第二课堂素质培养体系的设施建设和经费管理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 对策与建议第62-64页
   ·加强保障体系的建设第62页
   ·建设第二课堂素质培养机构第62-63页
   ·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第63页
   ·利用网络平台,拓展第二课堂的领域第63-64页
第七章 结论及展望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附录A——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-71页
附录B——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第71-72页
附录C——昆明理工大学第二课堂现状调查问卷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
下一篇: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