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23页 |
一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22页 |
三 研究方法及解决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第一章 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溯源 | 第23-63页 |
第一节 《尚书》与古文《尚书》 | 第23-40页 |
一 孔子与《尚书》之关系 | 第23-28页 |
二 古文《尚书》真伪问题 | 第28-40页 |
第二节 今本《尚书》与早期儒家关系 | 第40-54页 |
一 孔子及孔门弟子引《书》考 | 第41-49页 |
二 《尚书》与早期儒家道统关系考 | 第49-54页 |
第三节 《逸周书》的成书及性质 | 第54-63页 |
一 《逸周书》之成书 | 第55-59页 |
二 《逸周书》与《尚书》的分离 | 第59-61页 |
三 《逸周书》与汲冢 | 第61-63页 |
第二章 《尚书·周书》与《逸周书》所见周初史实考 | 第63-81页 |
第一节 月令词语考释及武王克商之日程 | 第63-72页 |
一 月相词语释义 | 第63-68页 |
二 武王克商之行程 | 第68-72页 |
第二节 营建洛邑之过程及周公的建都理论 | 第72-81页 |
一 营建洛邑之过程 | 第72-78页 |
二 周公的建都理论 | 第78-81页 |
第三章 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思想比较 | 第81-122页 |
第一节 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之历史观念 | 第81-91页 |
一 天命思想 | 第81-84页 |
二 以史为鉴思想 | 第84-87页 |
三 圣王崇拜思想 | 第87-91页 |
第二节 政治权力观 | 第91-111页 |
一 政治权力的获取与传承 | 第91-101页 |
二 政治权力的使用与分配 | 第101-111页 |
第三节 战争观 | 第111-122页 |
一 《尚书》关于战争之思想 | 第112-115页 |
二 《逸周书》关于战争之思想 | 第115-122页 |
第四章 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叙述方法比较 | 第122-146页 |
第一节 《尚书》六体与《逸周书》四类之风格 | 第122-128页 |
第二节 《尚书》与《逸周书》的叙述策略 | 第128-133页 |
第三节 三种修辞手法比较 | 第133-146页 |
结语 | 第146-148页 |
附表 | 第148-1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4-174页 |
后记 | 第1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