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(二) 已有研究概述 | 第9-13页 |
1. 对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| 第9页 |
2. 对农村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| 第9-10页 |
3. 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10-12页 |
4. 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三)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研究取向 | 第13-14页 |
一、对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兴衰的实地考察 | 第14-27页 |
(一) 考察对象的选择及资料的搜集 | 第14-15页 |
1. 考察对象的选择 | 第14-15页 |
2. 资料的搜集 | 第15页 |
(二) 望都县情况简介 | 第15-16页 |
(三) 望都县职教中心的发展历程 | 第16-27页 |
1. 初创及其迅速繁荣阶段(1994年至1998年) | 第16-21页 |
2. 衰落阶段(1999年至2003年) | 第21-22页 |
3. 转型继续发展阶段(2004年至今) | 第22-27页 |
二、对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兴衰的分析 | 第27-37页 |
(一) 对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发展特征的分析 | 第27-31页 |
1. 职业性特征 | 第27-28页 |
2. 市场化特征 | 第28-29页 |
3. 自主性特征 | 第29-30页 |
4. 开放性特征 | 第30页 |
5. 去农化特征 | 第30-31页 |
6. 升学性特征 | 第31页 |
(二) 对影响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发展因素的分析 | 第31-37页 |
1. 外部因素 | 第31-35页 |
2. 内部因素 | 第35-37页 |
三、对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兴衰的反思 | 第37-39页 |
(一) 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| 第37页 |
(二) 招生对象单一,培养形式死板 | 第37-38页 |
(三) 对政策的依赖性强 | 第38页 |
(四) 规模小,效益差 | 第38-39页 |
四、对河北省望都县职教中心考察后的思考 | 第39-44页 |
(一)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要准确 | 第39-41页 |
1. 农村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 | 第39页 |
2. 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| 第39-41页 |
(二) 灵活选择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| 第41-42页 |
1.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| 第41页 |
2. 加强校企合作 | 第41-42页 |
3. 举办职业教育集团 | 第42页 |
(三) 转变政府职能,明确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42-44页 |
1. 确立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 | 第43页 |
2. 加大政府投入,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| 第43页 |
3. 重新定位政府、市场和职教机构的职能和角色,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