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导论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在线第三方支付概述 | 第10-20页 |
第一节 在线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模式 | 第10-13页 |
一、支付通道服务模式 | 第10-11页 |
二、支付平台账户服务模式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在线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一、独立性 | 第13页 |
二、支付中介性 | 第13页 |
三、技术性 | 第13页 |
四、便利性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在线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 | 第14-20页 |
一、主体性质不明确 | 第14-15页 |
二、参与主体法律关系混乱 | 第15-16页 |
三、沉淀资金性质模糊 | 第16-17页 |
四、消费者权益保护缺失 | 第17-18页 |
五、违法活动监控机制不完善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在线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在线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法律性质 | 第20-22页 |
一、商业银行说 | 第20页 |
二、非银行金融机构说 | 第20页 |
三、非金融机构说 | 第20-21页 |
四、笔者的观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在线第三方支付中的法律关系 | 第22-26页 |
一、在线第三方支付法律关系的主体 | 第22-23页 |
二、在线第三方支付法律关系的内容 | 第23-26页 |
第三节 沉淀资金的法律分析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国外在线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美国在线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 | 第28-36页 |
一、第三方支付监管的法律框架 | 第28-29页 |
二、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性质 | 第29-30页 |
三、第三方支付的准入管理 | 第30页 |
四、沉淀资金监管制度 | 第30-31页 |
五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| 第31-34页 |
六、严厉打击利用第三方支付进行的犯罪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欧盟在线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 | 第36-39页 |
一、第三方支付监管的法律框架 | 第36页 |
二、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性质 | 第36-37页 |
三、第三方支付的准入管理 | 第37页 |
四、沉淀资金监管制度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我国在线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 | 第39-47页 |
第一节 我国在线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立法现状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》及其实施细则 | 第41-47页 |
一、《办法》及其实施细则解析 | 第41-44页 |
二、《办法》及其实施细则的不足及立法建议 | 第44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