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环境负债会计问题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一、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9页 |
二、企业环境负债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三、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24-2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5页 |
五、贡献与不足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企业环境负债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7-33页 |
引言 | 第27页 |
一、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7-28页 |
二、经济外部性理论 | 第28-29页 |
三、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9-30页 |
四、环境管理学 | 第30-31页 |
五、会计理论 | 第31-32页 |
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企业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| 第33-52页 |
引言 | 第33页 |
一、企业环境负债确认的定义与分类 | 第33-39页 |
(一) 积极的环境负债观 | 第33-34页 |
(二) 消极的环境负债观 | 第34-36页 |
(三) 企业环境负债的分类 | 第36-39页 |
二、企业环境负债的确认 | 第39-43页 |
(一) 基本确认条件 | 第39-42页 |
(二) 具体确认条件 | 第42-43页 |
三、企业环境负债的计量 | 第43-51页 |
(一) 环境负债计量的基本原则 | 第44-45页 |
(二) 环境负债计量属性的选择 | 第45-50页 |
(三) 环境负债的计量单位 | 第50-51页 |
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企业环境负债的会计处理 | 第52-58页 |
引言 | 第52页 |
一、企业环境负债会计处理现状 | 第52页 |
二、企业环境负债会计处理的改进 | 第52-57页 |
(一) 服从性环境负债和预防性环境负债 | 第53-55页 |
(二) 修复性环境负债 | 第55-56页 |
(三) 罚款性环境负债 | 第56页 |
(四) 赔偿性环境负债 | 第56-57页 |
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企业环境负债的披露 | 第58-63页 |
引言 | 第58页 |
一、环境负债的披露原则 | 第58-59页 |
二、环境负债的披露方式 | 第59-61页 |
(一) 已确认环境负债的披露 | 第59-61页 |
(二) 无法确认的环境负债的披露 | 第61页 |
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案例分析——中国石油 | 第63-78页 |
引言 | 第63页 |
一、背景资料 | 第63-71页 |
(一)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63-64页 |
(二) 公司重大环境事故 | 第64-65页 |
(三) 公司环境负债信息披露 | 第65-68页 |
(四) 相关环境法规 | 第68-71页 |
二、对中国石油环境负债会计处理的分析 | 第71-75页 |
(一) 从行业角度分析 | 第71页 |
(二) 从环境事故角度分析 | 第71-73页 |
(三) 从环境管理学和环境法规角度分析 | 第73-74页 |
(四) 从会计理论和企业会计准则角度分析 | 第74-75页 |
三、对中国石油环境负债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| 第75-77页 |
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总论 | 第78-84页 |
一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制订环境负债准则和指南 | 第78-79页 |
二、加强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探索 | 第79-80页 |
三、执行监督与处罚并重,奖励与惩罚并举的举措 | 第80-81页 |
四、健全资本市场,改进上市公司环境表现 | 第81-82页 |
五、加强企业环境意识,自觉披露环境信息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9页 |
后记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