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8-39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 | 第8-10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| 第10-14页 |
| ·杂原子具有四面体配位的杂多阴离子 | 第10-13页 |
| ·杂原子是八面体配位的杂多阴离子 | 第13-14页 |
| ·杂原子是二十面体配位的1:12系列的杂多阴离子 | 第14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应用 | 第14-17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催化性能 | 第15-16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其他用途 | 第16-17页 |
| ·杂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| 第17-19页 |
| ·关于碲的杂多化合物 | 第19-30页 |
| ·二元体系 | 第19-26页 |
| ·三元体系 | 第26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9页 |
| 第二章 镧系元素碲钼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39-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9-40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39-40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40页 |
| ·化合物的分析 | 第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与组成 | 第40-41页 |
| ·化合物的溶解性 | 第41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41-43页 |
| ·UV光谱 | 第43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谱图 | 第48-54页 |
| 第三章 H_2Na_2(C_6H_6AsNO_5)_2[CoW_6O_(24)H_6]·2H_2O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4-6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4-55页 |
| ·试剂、仪器和分析方法 | 第54-55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55页 |
| ·化合物的分析 | 第5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1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55-56页 |
| ·化合物的溶解性 | 第56页 |
| ·红外光谱 | 第56-57页 |
| ·紫外光谱 | 第57页 |
| ·XRD谱 | 第57-60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| 谱图 | 第64-67页 |
| 第四章 Ni和Co取代型杂多化合物Na_6[CoTeW_8O_(30)(OH)_2]·28H_2O和Na_6[NiTeW_8O_(30)(OH)_2]·28H_2O的合成与表征 | 第67-8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7-68页 |
| ·试剂、仪器和分析方法 | 第67-68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8页 |
| ·化合物的分析 | 第6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5页 |
| 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8-69页 |
| ·IR光谱 | 第69-70页 |
| ·UV光谱 | 第70页 |
| ·XRD谱 | 第70-74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| 谱图 | 第78-84页 |
|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4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