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3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-18页
     ·现实背景:极端事件对供应链运作的冲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背景:极端事件风险度量工具——压力测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的现实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不足第18-29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8-25页
     ·压力测试研究现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国内研究兴起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·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论文框架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内容安排第31-3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2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32-34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概述第34-48页
   ·VaR与压力测试第34-38页
     ·VaR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压力测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·压力测试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压力测试国内外实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压力测试相对于VaR的优点第38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评价第38-47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特征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评价基准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评价方法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·经典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定量化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3章 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体系的构建第48-68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概念的提出第48-53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风险传递机制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供应链压力测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·现实需要(必要性)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·理论可行(可行性)第52-53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的概念第53-62页
     ·定义的提出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定义说明和相关界定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测试对象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测试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核心思想第59-61页
     ·作用与局限第61-62页
   ·压力测试与现有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的关系第62-65页
     ·压力测试与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压力测试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第63-65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体系框架第65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4章 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的实施第68-92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实施的前提条件第68-70页
   ·供应链风险压力测试实施流程第70-85页
     ·资料收集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测试目的与范围的确定第72-73页
     ·风险因子识别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·风险因子第73页
       ·风险因子识别与选取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测试方法选择第75页
     ·数据范围确定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情景构建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·情景类型选择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·压力情景设定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·情景的本质第81页
     ·压力测试执行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·承压变量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风险评价模型第82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频率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·次轮效应第83页
     ·结果披露与解读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果披露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·对测试结果的理解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回测和重估第85页
   ·压力测试的后续工作第85-86页
   ·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第86-91页
     ·测试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·供应链网络结构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不充分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对压力测试的质疑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·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·力情景的设定第89页
       ·模型的合理性第89-90页
     ·理想的压力测试应具备的内容第90页
     ·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第90-9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5章 供应风险压力测试第92-132页
   ·供应风险来源、产生机理及表现形式第92-96页
     ·供应风险的来源第93-94页
     ·供应风险的产生机理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·供应网络的不确定性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·企业自身的逐利行为第95-96页
     ·供应风险的表现形式第96页
   ·供应风险压力测试决策框架第96-103页
     ·供应风险压力测试步骤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·风险识别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·传播渠道与风险因子确定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·测试方法、数据范围与情景类型选择第100页
     ·风险因子评估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·二次评价缺口模型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·到期缺口模型第101-103页
   ·供应风险评价模型第103-130页
     ·市场期望模型第104-118页
       ·存在大量其他同质供应商的情况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  ·不存在其他同质供应商的情况第112-118页
     ·最坏情况模型第118-130页
       ·最坏情况仿真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·仿真实例第120-130页
   ·供应风险压力测试的作用与启示第130-1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1-132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132-136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32-133页
   ·后续研究展望第133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52页
索引第152-1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-158页
致谢第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产业效应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我国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