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8页 |
上编 鼎革易代之际的悲歌 | 第18-54页 |
第一章 “我本淮王旧鸡犬,不随仙去落人间” ——明末清初文言小说中的遗民众生相 | 第20-33页 |
第一节 奇人奇技抒奇怀 | 第20-26页 |
第二节 事多近代,文多时贤 | 第26-33页 |
第二章 “情之一字,所以维持一世界” ——明末清初文言小说中的“言情”之作 | 第33-54页 |
第一节 “娱情莫如红袖”——才子佳人的知己之情 | 第34-41页 |
第二节 “但愿老死花酒间”——名士名姬的互娱之情 | 第41-47页 |
第三节 “只羡鸳鸯不羡仙 ”—— 夫良姬贤的恩爱之情 | 第47-54页 |
中编 乾嘉文言之盛世繁响 | 第54-90页 |
第三章 乾嘉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 | 第55-76页 |
第一节 模式之一:科场失意发愤著书 | 第58-64页 |
第二节 模式之二:科举背景展现生活 | 第64-70页 |
第三节 模式之三:讽刺制艺鞭挞科举 | 第70-76页 |
第四章 乾嘉文言小说与通俗文学 | 第76-90页 |
第一节 乾嘉文言小说与通俗文学的互融 | 第77-83页 |
第二节 文、俗互融的根源初探 | 第83-90页 |
下编 封建末世之哀音 | 第90-150页 |
第五章 文言小说主人公的更换 | 第93-107页 |
第一节 以商贾的辛苦经商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| 第96-100页 |
第二节 文人笔下的正面商人形象 | 第100-107页 |
第六章 文言小说中的末世浮华 | 第107-128页 |
第一节 价值观念的转变:对金钱的重视 | 第107-112页 |
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描摹:末世的浮华 | 第112-118页 |
第三节 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畸形产物:五花八门的骗术 | 第118-128页 |
第七章 从道、咸之际的文言小说看传统商业的滞后性 | 第128-139页 |
第一节 政治投资:捐纳 | 第129-132页 |
第二节 支援宗族:建设义庄 | 第132-135页 |
第三节 重义轻利:散财 | 第135-139页 |
第八章 清末“烟花粉黛”类文言小说 | 第139-150页 |
第一节 清末沪上之烟花粉黛 | 第139-141页 |
第二节 引领时尚之风尘娇娃 | 第141-150页 |
馀论 清代文言小说的通俗化 | 第150-162页 |
第一节 情节构思通俗化 | 第150-154页 |
第二节 题材内容市民化 | 第154-159页 |
第三节 作者身份平民化 | 第159-162页 |
结论 | 第162-1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4-187页 |
攻读博士期间本人公开出版和发表的论著 | 第187-188页 |
后记 | 第188-18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189-1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