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抗血清的制备及在病原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
前言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0-41页 |
第一章 猪链球菌抗原研究进展 | 第10-25页 |
1 菌体抗原(Somatic antigen) | 第11-16页 |
2 荚膜抗原(Capsular antigen) | 第16-18页 |
3 超抗原 | 第18-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-25页 |
第二章 猪链球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5-41页 |
1 形态学诊断 | 第25页 |
2 生化试验 | 第25-26页 |
3 血清学试验 | 第26-28页 |
4 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28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1页 |
第二篇 试验研究 | 第41-73页 |
第一章 猪链球菌抗血清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| 第41-51页 |
摘要 | 第41-4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菌株与培养基 | 第42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2页 |
·细菌培养 | 第42-43页 |
·细菌浓度测定 | 第43页 |
·抗原制备 | 第43页 |
·动物免疫 | 第43页 |
·抗血清效价测定 | 第43页 |
·交叉反应的消除 | 第43-45页 |
·抗血清的初步应用 | 第45页 |
2 结果 | 第45-47页 |
·免疫用抗原 | 第45页 |
·血清凝集效价的测定 | 第45页 |
·抗血清的交叉性 | 第45-46页 |
·抗血清的检测结果 | 第46-47页 |
3 讨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ABSTRACT | 第50-51页 |
第二章 中国部分省份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| 第51-62页 |
摘要 | 第51-5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2-55页 |
·菌株 | 第52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5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2页 |
·细菌的分离、纯化 | 第52页 |
·PCR检测 | 第52-55页 |
·引物合成 | 第52-53页 |
·染色体DNA的提取 | 第53-54页 |
·PCR反应体系 | 第54页 |
·gdh基因反应条件 | 第54页 |
·2、7、9型二重PCR反应体系 | 第54页 |
·2、7、9型二重PC反应条件 | 第54-55页 |
2 结果 | 第55-57页 |
·细菌的分离 | 第55页 |
·PCR检测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二重PCR检测猪链球菌2、7、9型 | 第56-57页 |
3 讨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ABSTRACT | 第61-62页 |
第三章 中国部分省份猪链球菌分离株的鉴定 | 第62-73页 |
摘要 | 第6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6页 |
·菌株 | 第62-6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63页 |
·血清学鉴定 | 第63-64页 |
·抗原的制备 | 第63-64页 |
·试管凝集试验 | 第64页 |
·平板凝集试验 | 第64页 |
·PCR检测 | 第64-65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64-65页 |
·引物合成 | 第65页 |
·PCR反应体系 | 第65页 |
·反应条件 | 第65页 |
·多位点序列分型 | 第65-66页 |
·PCR反应体系 | 第65页 |
·反应条件 | 第65-66页 |
2 结果 | 第66-69页 |
·PCR检测结果 | 第66-67页 |
·血清学检测结果 | 第67-68页 |
·MLST分型结果 | 第68-69页 |
3 讨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ABSTRACT | 第72-73页 |
全文总结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