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6-18页 |
研究一 江苏部分地区UPEC 分子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研究 | 第18-47页 |
摘要 | 第18-19页 |
1. 材料 | 第19-23页 |
2. 方法 | 第23-26页 |
3. 结果 | 第26-38页 |
4. 讨论 | 第38-42页 |
5. 小结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研究二 APEC与UPEC毒力基因及其在体内外表达差异的比较 | 第47-75页 |
摘要 | 第47-48页 |
1. 材料 | 第48-51页 |
2. 方法 | 第51-54页 |
3. 结果 | 第54-66页 |
4. 讨论 | 第66-71页 |
5. 小结 | 第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研究三 检测 ompT 和 ftsk 相对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及其对 DNA 芯片检测 ompT 表达水平的验证和对 ftsk 表达水平的解析 | 第75-96页 |
摘要 | 第75-76页 |
1. 材料 | 第76页 |
2. 方法 | 第76-80页 |
3. 结果 | 第80-91页 |
4. 讨论 | 第91-93页 |
5. 小结 | 第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6页 |
研究四 APEC ftsk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鉴定 | 第96-109页 |
摘要 | 第96页 |
1. 材料 | 第96-97页 |
2. 方法 | 第97-100页 |
3. 结果 | 第100-106页 |
4. 讨论 | 第106-107页 |
5. 小结 | 第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09页 |
全文总结 | 第109-112页 |
综述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及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12-138页 |
1. 可能的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| 第113-125页 |
·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| 第113-115页 |
·种系发生型 | 第115页 |
·荚膜 | 第115-116页 |
·黏附素 | 第116-120页 |
·铁摄取系统 | 第120-122页 |
·外膜蛋白(OMP) | 第122-125页 |
·侵袭素 IbeA | 第125页 |
2. APEC 和UPEC 致病机理 | 第125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| 第139-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