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| 引言 | 第7-9页 |
| 第一部分 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| 第9-13页 |
| 一、诵读提出的依据 | 第9-10页 |
| 二、高中古诗词鉴赏诵读教学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三、诵读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部分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实施 | 第13-18页 |
| 一、基本的格律知识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诵读的基本要领 | 第14-18页 |
| 第三部分 诵读教学中的联想和想象 | 第18-21页 |
| 一、诗词诵读鉴赏中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性 | 第18页 |
| 二、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| 第18-21页 |
| 第四部分 诵读教学中如何发现和体味意象和意境 | 第21-31页 |
| 一、诗词的意象 | 第21-25页 |
| 二、诗词的意境 | 第25-29页 |
| 三、意象与意境区别 | 第29-31页 |
| 第五部分诵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和实践 | 第31-34页 |
| 一、诗词诵读鉴赏思维过程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赏实例:杜甫的《登高》教学过程 | 第32-34页 |
|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| 后记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