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“3S”技术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动态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·引言 | 第7页 |
| ·“3S”技术与景观生态学 | 第7-10页 |
| ·“3S”技术与景观格局研究 | 第7-8页 |
| ·“3S”技术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| 第8-9页 |
| ·“3S”技术与景观生态学应用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实施方案 | 第10-12页 |
| 2 三峡库区(重庆段)森林现状分析 | 第12-35页 |
| 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12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12-13页 |
| ·气候特点 | 第13-14页 |
| ·土壤状况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9页 |
| ·空间数据库建立 | 第14页 |
| ·景观格局分析 | 第14-19页 |
| ·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| 第19-28页 |
| ·森林资源状况 | 第19-23页 |
| ·垂直分布状况 | 第23-24页 |
| ·沿江森林分布 | 第24-28页 |
| ·景观格局分析结果 | 第28-33页 |
| ·景观组成和结构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格局特征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景观多样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3 秭归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| 第35-56页 |
| 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5-36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35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35页 |
| ·气候特点 | 第35-36页 |
| ·土壤状况 | 第36页 |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36页 |
| ·林业基本概况 | 第36-37页 |
| ·森林资源概况 | 第36页 |
| ·森林资源主要特点 | 第36-3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景观生态分类 | 第39-41页 |
| ·景观生态分类的一般原则 | 第39-40页 |
| ·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 | 第40页 |
| ·秭归县景观生态类型划分 | 第40-41页 |
| ·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解译 | 第41-45页 |
| ·遥感影像获取 | 第41-43页 |
| ·影像解译 | 第43-44页 |
| ·精度检验与最终结果 | 第44-45页 |
| ·景观格局分析结果 | 第45-52页 |
| ·景观组成和结构比较 | 第46-47页 |
| ·景观转移矩阵 | 第47-49页 |
| ·格局特征比较 | 第49-52页 |
| ·景观异质性比较 | 第52页 |
| ·秭归县15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县城搬迁 | 第53页 |
| ·农地转移 | 第53页 |
| ·林业政策 | 第53-54页 |
| ·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限制作用 | 第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4 结论与讨论 | 第56-59页 |
| 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·讨论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